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从地缘政治的变动、财政金融体制和政治变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约瑟之谜”——即“近代中国何以落伍”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理论与现实结合、政治与民众结合、财政金融制度与生产发展和民生结合,乃是中国复兴和中国道路的三个关键点。
目 录
2018 年版序言 III 第三版序言 VII 第二版序言 XXVII 第一版序言 XXXV 上篇 漫长的16世纪 导 语 003 第一节 “无发展的增长”与“科学发展” 011 第二节 历史与迷信 053 第三节 “当中国称霸海洋” 113 第四节 回首射雕时,万里暮云平 147 第五节 “隆庆元年”(1567),世界史的大转折 169 第六节 重写《甲申三百年祭》 203 第七节 黄仁宇为什么要讲毛泽东的好话 223 第八节 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259 小 结 “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283 下篇 漫长的19世纪 导 语 309 第一节 重新思考19 世纪 315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被打败 345 第三节 国债与资本 373 第四节 从康德到列宁 417 第五节 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 471 第六节 “出乎意料”的现代性及其后果 525 注 释 555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