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自古经学家附经作传即有内传、外传之别,内传者释经解义,外传者广引事例。刘滴川著的《山海经外传(彩色插图本)(精)》在《山海经校诠》(寰宇全图版)基础上,以《山海经》的外传为框架,完成了对“山海经内传”的延续和补充,从而与《山海经校诠》内外有别、相得益彰——二者共同以严谨的论述和通俗的讲述对上古奇书《山海经》进行了深度导读,以期帮助更多读者精读《山海经》、读懂《山海经》。中国人,一定要读《山海经》!
作者介绍
刘滴川,学者、诗人、撰稿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刘滴川出身古董收藏世家,家学深厚,从小从事古董文物收藏及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师从北京大学美术系主任李松教授,研究方向以新石器、先秦、两汉艺术史、瘟疫史研究为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编著的《山海经》《山海经校诠》(作家出版社,2017年)等,已多次再版,并蝉联各大电商古籍类图书销售榜前列。已发表的重要论文包括《传统“中国”观与夏墟斟鄩的环境艺术——“尚中正”的山水地缘和堪舆美学之滥觞》《战国琉璃珠眼纹饰流行背后的造物文化——先秦中国琉璃的本土化与“长生不老”观的流变》《跨艺术的洛神主题与自由向往——以“洛神赋”为题的文学、美术的审美形成与延伸》《寓言幻灭,我们该何去何从——“古今之辩”与跨媒介的艺术新语言》。
目 录
自序 第一部分 源头 01 《山海经》“文体”的古今定位:小说、地理书和游记 02 《山海经》由来的三问:作者、时代和古代版本 03 《山海经图》的宿世与《山海经》插图的今生 第二部分 方向 04 对立的方向观:上下和阴阳 05 系统的方向观:“五方”和五方神 第三部分 理想 06 《山经》中的火灵怪:正邪相抗的火崇拜 07 面向自然与社会的抗争:夸父逐日的神话内涵和信史 08 龙图腾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经山神与玉猪龙 09 亦正亦邪的狐灵怪:狐仙、狐妖题材隐喻的基调 10 生育观向生命观的让渡:鱼鸟的图腾和不死的理想 第四部分 改造 11 中国先秦气候变迁考:《山海经》中亚热带动植物的分布特征 12 《山海经》中的“三代之英”:实用和审美的造物文化 附录: ◇《山海经》(四库全书本全原文) ◇你不一定知道的《山海经》300问 主要参考书目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