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版)(精装)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中国历史通论(增订版)(精装)
商品编号:Z29768778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1 16:23:54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通论》是王家范先生的经典之作,以他执教“中国通史”课程的讲义为基础写就,讨论范围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既勾勒轮廓、阐释整体,也包含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王家范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对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呈现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 全书分前编、后编、续编三部分。前编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进行纵横交错的专题探讨;后编意在回顾和反思“通史”撰写的百年经历;续编收入初版后十年所写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等。


作者介绍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之学术贡献奖。 1957年夏秋之交,投考华东师大,从此定居丽娃园。自1962年起执教中国通史,持续四十六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多有探索。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家与史学》、《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明清江南史丛稿》等,参与合编教材《大学中国史》等,另有《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当代新儒家价值定位》等论文百余篇。


目 录



绪言 我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 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 “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 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 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首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 辨识理路 历史探源 余论 后编 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百年史学主题:重新认识中国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余话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东汉前中国史纲》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众窍无窍,天然自成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走出低谷的历史抉择 揭开中国社会变革艰难的奥秘 四、社会历史认识若干思考 中国历史有没有自己的“谜”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成为科学 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价值中立” 不能了结的“情结” 续编 后十年思考鳞爪 一、吕思勉:“新史学”向社会史的会通实践 引子:“燕石”之为宝在识与不识 梁启超构建新式中国通史理想的实现 “新史学”旨趣的丰富和会通 “思勉人文学术”精神 二、农业、农民与乡村社会:农耕文明新审视 农业生产力研究 传统经济再评价 农民、乡村社会的过去与未来 三、解读历史的沉重:评弗兰克《白银资本》 阅读心理镜像 “中心”偏好与“单脚走天下” 中国不需要“皇帝的新衣” 四、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五、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六、时间、空间与经济理性——《大学中国史》序论 空间:活跃的历史大舞台 时间:变迁不在一朝一夕 “经济理性”:在鸟笼子里跳舞 增订本后记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