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异托邦”这个概念虽然在福柯文本中主要处理西方社会内部的时空、权力、话语、主体和社会机制运作方式批判问题,但这一问题一开始就是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在中西强大的二元关系中,在民族国家的体制与意识中才成为可能的。因而“异托邦”不仅是福柯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启发当代跨文化对话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和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福柯本人虽然并没有建立“异托邦”哲学,但他对该概念的论述足以启发我们思考“异托邦”哲学。张锦、福柯编著的《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研究》正是在哲学范畴和思维方式层面,在哲学、文学、历史等各学科综合的意义上全面研究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参照“乌托邦”这个已经被普遍认可的哲学术语,本书旨在说明,正如“乌托邦”不仅指明了一种想象的空间,更表征了一种哲学思考方式一样,“异托邦”不仅是指真实存在的文本和社会空间,它也表征了“呈现、抗议和颠倒”这种哲学和社会领域的新思考方式。本书既要实现对福柯著作中关于“异托邦”概念表述的研究,即福柯的“异托邦”研究;又要实现我们关于福柯的“异托邦”式研究,即“异托邦”的福柯研究。这样以福柯为圆心我们将确立“异托邦”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和伦理观。
作者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评论》编辑,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诗学、西方文论,在相关领域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目 录
绪论 第一节 “诗”忆福柯其人其文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 “经验形式”的历史性:“异托邦”思想的哲学背景 第一节 福柯:彻底的怀疑论者 第二节 “伪装”:福柯与尼采 第三节 “主体”与“合理性的形式” 第四节 “经验形式”的历史性研究 第二章 何谓“异托邦”——细绎福柯文本 第一节 作为文本空间的“异托邦” 第二节 作为社会空间的“异托邦” 第三节 功能的一致性:总结“异托邦”概念 第三章 “异托邦”与福柯哲学的特征 第一节 条件与关系之学:一种实现了“外在”的思考与学问 第二节 “异托邦”与实证性分析 第三节 “异托邦”与生产性分析 第四节 主体一中介 第四章 “异托邦”的哲学建构 第一节 “异托邦”哲学的研究对象:连接异质因素的关系空间 第二节 “异托邦”哲学的方法论:考古学与谱系学 第三节 “异托邦”哲学的伦理观:实证性机制到伦理秩序 第五章 “异托邦”与“人之死” 第一节 人之“死”与人之“生”:死亡的抒情性 第二节 人之生死作为一种间距和空间:19世纪知识型 第三节 人之死:作为一种知识构型核心的“人”的消失与新的空间的开启 第六章 “异托邦”与“文学的诞生” 第一节 福柯生命中的文学 第二节 书写与语言关系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文学的诞生 第四节 福柯文学文本分析的范例 第五节 “书”的质疑 余论 第一节 关系:条件、之间与外在 第二节 “异托邦”的延展:跨文化对话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