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1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商品编号:Z29728620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0 18:52:31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是作者接续《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讲述中国文化脉络的著作,来源于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讲座“文明的造型探源”课程。 开始部分接续《洛书河图》,继续讲关于北极星崇拜在周代和汉代的造型变化。重点在“宅兹中国”部分,通过造型分析,深入明确解释了“中”的造型来源于“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沟通的重要工具与仪式。同时,证明了中国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轴线的北端,是指向北极星。接续下去,以《千里江山图》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表达“仰观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来安排山川的结构。 之后是汉代部分,分析解释了汉代的造型原则是“气韵生动”。 叙述清楚了中国传统造型的纵轴之后,这时中国造型遇到横轴传来的佛教文化。这一部分,引用、导读佛教经典,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为具体例证,清楚地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据。 从此,中国造型,就一直呈现上述两个轴向的交汇,成为传统,影响一直到今天的中国。


作者介绍



阿城,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文化随笔《威尼斯日记》《闲话闲说》《常识和通识》;学术随笔《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


目 录



说明 断裂与承续    宅兹中国    山水画的涵义 汉代:气韵生动    隶书——横向传播的文字    蔡伦纸——涂布工艺 佛教西来    佛教的兴起     大月氏人     贵霜王朝     贵霜王朝与大乘佛教     白马东来    《悲华经》——转轮王造型的来源   交脚菩萨——转轮王的三种坐相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弥勒佛与弥勒信仰的造型来源   大迦叶骨像——非释迦牟尼苦修坐相 昙曜五窟    北魏的儒佛之争    昙曜五窟现场     支提与塔     宗教与王权的细节 谢赫六法——佛画成为主流    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终于说到武则天    热衷摄影的慈禧太后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