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流经日本桥下的水,与泰晤士河相通;江户汉子吸进去的空气,有巴黎姑娘呼出来的气息。”本书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泰斗代表作,作者的视野纵贯东西,用世界史的眼光理解东洋史,全面揭示了从宋代到清代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征。 宫崎市定发掘中国宋代与欧洲近世史之间许多平行的史事,认为中国北宋开始出现文艺复兴现象,而这一过程比西洋早了三个世纪。相当全面地列举了从宋代到清代的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征:大规模的都市、发达的交通、繁荣的交换经济、建立在契约上的地主-佃户关系、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体制、科举制度产生的文官体系、以佣兵制为基础的庞大中央禁军。所有这些特征,归结起来,是高度发达的交换经济与中央集权的国家特征相结合的体现。而在这样的体制下,新生的宋代平民文化中出现了民族主义搏动的先兆。
作者介绍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集大成者,东洋史京都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先后任京都大学教授,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曾荣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代表作有《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科举》《东洋的近世》等。 砺波护,日本东洋史专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专门研究三国至隋唐时代的中国历史。代表作有《隋唐佛教国家》《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等。
目 录
东洋的近世 前言 绪论 东洋近世史的意义 一 世界与东洋的交通 二 中国近世的社会经济 三 中国近世的政治 四 东洋近世的民族主义 五 近世的文化 结语 东洋的近世与西洋的近世 中国近世生业资本的借贷 一 都市的发达 二 资本借贷的具象 三 都市人群的阶级 合本组织的发展 ——《中国近世生业资本的借贷》补遗 宋代以后的土地所有形态 一 序言 二 李诚的庄园—宋初唐代庄园的孑遗 三 土地的零碎化 四 佃户的分化与业主的出现 五 投机性的土地所有 六 贾似道的公田政策 七 结语 明清时期的苏州与轻工业的发展 评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 解说(砺波护) 译后记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