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商品编号:Z29735736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0 18:41:23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理解“发现问题的思路”,意识到“无知、未知”,就能获得打破“常识之墙”的创意。现阶段,我们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围内努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然而,“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我们该努力的课题,发现并定义存在于未知领域内的问题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书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蝈蝈”来做比喻,分析“解决问题型”和“发现问题型”这两种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长解决既有问题的人并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但是这二者在企业中同时存在,掌握发现问题的思考方式,自觉认识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优势,思考如何活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才是最关键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在未知领域中发现问题,书中还介绍了三种提升视角或思考“维度”的方法,让大家更好地发现问题,正确定义问题,从而做到真正的问题解决。


作者介绍



细谷功,商务顾问。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初任职于东芝,后进入安永咨询公司(Ernst&Young Consulting,QUNIE 前身),负责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制定及业务改革计划的制订、执行和定义。现任QUNIE 顾问研究员,另于企业和大学开展思维能力相关的研修和业务。著有《地头力:从结果出发解决问题》等作品。


目 录



前 言 1 PART?Ⅰ “知”与“无知、未知”阐明其结构 ? 1 1.1 “未知的未知”这一死角 4 你能列举出几个“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4 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未知的未知”?8 “常识”是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墙?11 1.2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组合” 13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13 事实是零维,解释是N维?15 解释就是“分”和“连”?16 “画线”须明确“方向”和“长度”?18 知识是“可重现”的快照?21 想象和创造是指“知识的重构”?23 1.3 “无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25 “无知、未知”和“三个领域”?26 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30 关于无知的对立轴?39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环 ? 45 “知”和“未知”扩张的边界?45 “无知、未知”和“知”的循环?47 “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49 1.5 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无知”的两种视角 ? 51 “元认知”是基于“无知之知”的意识的原点?51 用无知重置既有知识?52 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却所学)吗??54 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57 PART?Ⅱ “解决问题”的困境 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 59 2.1 “知(识)”的困境 62 “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63 创新者是指“重新画线”的人?66 模式识别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导致死脑筋?68 “画线”导致“出乎预料”?69 定义问题造成“封闭体系”?70 2.2 “封闭体系”的困境 72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循环?73 “公司”这一“封闭体系”也会成长、退化?75 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封闭体系”的困境?76 2.3 “解决问题”的困境 78 从下游的解决问题到上游的发现问题?80 上游和下游是不连续的?82 社会、企业、学校被“下游”最优化的原因?86 PART?Ⅲ “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 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 ? 91 3.1 “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的差异 94 蚂蚁与蝈蝈的思维的三个差异?95 判断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检查表?98 3.2 从“存量”到“流量” 101 当蚂蚁的美德瓦解时?101 “有产者”与“无产者”的区别?103 从“未知”=“不知道的事”开始思考的蝈蝈?105 积存“已知”=“知(识)”的蚂蚁?106 3.3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108 “画线”的蚂蚁与“不画线”的蝈蝈?109 重视“中心和序列”的“封闭体系”?113 “二选一”的蚂蚁与“二分法”的蝈蝈?115 “封闭体系”思路的优势和弱点?116 3.4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126 为了“升维”,要以“上位概念”思考?126 是使固定变量达成最优化,还是创造新的变量?134 各单位所体现的经营管理的维度的不同?137 低维比高维容易理解?139 “固定的蚂蚁”与“可变的蝈蝈”的对立结构?140 3.5 从“奇点”出发的问题发现法 144 “奇点”是如何产生、进化的?145 蚂蚁和蝈蝈对待奇点的不同反应?147 权力阶层vs.革新者?149 画线? 不画线??153 奇点进化例——智能手机时代的信息安全?154 用来思考“奇点”的框架和练习题?155 奇点发现法——着眼于“禁止”“其他”?156 3.6 蚂蚁和蝈蝈能否共存共荣 158 各领域的蚂蚁和蝈蝈?159 在“二维”中,蚂蚁常占据压倒性的优势?162 蝈蝈在蚂蚁窝里跳不起来?163 互相怎么看?165 通过“元级”克服对立结构?168 决定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性格和环境?171 PART?Ⅳ 发现问题所需的“元思考法” 升维发现问题 ? 173 4.1 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 176 上位概念是指用以思考的解释层?176 上位概念是指用“元”思考?179 脱离“现在、这里、这个”?180 “无知之知”是“元认知”的产物?182 4.2 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 184 “分类”是源自抽象化的上位概念?185 “关系与结构”的抽象化?186 不用方程式难以教算术的理由?188 抽象化没有“公民权”的理由?191 作为抽象化应用的“类推”?192 4.3 通过思考的“轴”升维 200 思考的“轴”是指解释的方向性?202 思考的“轴”的三个种类?204 “多样性”之所以重要的理由?205 4.4 通过“Why(上位目的)”升维 207 目的与手段、原因与结果是“一个道理”?207 “为什么?”是向上位概念回溯的唯一口令?209 “How型疑问词”的“维度”?211 只有“为什么?”能“重复5遍”?211 以上位目的思考的Why型思维?213 通过Why型思维“改变赛台”?216 4.5 为了活用“元思考法” 217 与上游工作契合的元思考法?217 上位概念的工作不可能“分担”?217 后 记 222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