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更好地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模范、争当先进、树立榜样,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民的勤务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编者郑超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广泛搜集并精心挑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践行群众路线的感人事迹,结集成册,以便读者学习之用。
目 录
写在前面的话
为民篇
:替人民群众当传达员
:为群众支实招
:吃水不忘挖井人
周恩来:心系黄泛区人民
周恩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问题怎能得过且过
周恩来:为人民服务应该
刘少奇:为群众解除疾苦
刘少奇:对地主富农也要负责
刘少奇:为受灾群众调拨救济粮
朱德:把地种好等藏胞
朱德:陕北好江南
朱德:要关心群众生活
任弼时:党和人民的“骆驼”
任弼时:莫要忘本
邓小平:要爱护人民
邓小平:人民是一切的母亲
邓小平:不能损害群众利益
陈云: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
陈云:吃饭穿衣是政治问题
陈云:时刻注意人民生活
叶剑英:为民修好清泉井
叶剑英:把粮食运进来
李先念:民以食为天
李先念:一定要把老区的经济搞上去
务实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好的坏的都要让看
:不能看领导眼色行事
周恩来:体验群众乘车难
周恩来:在伯延公社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不要护短
刘少奇:讲真话要紧
刘少奇:说假话害死人
刘少奇:平反“破坏耕牛”案
朱德:有多少米做多少饭
朱德:教条主义要不得
任弼时:坚持真理敢于斗争
任弼时:整风运动中的切实主义者
邓小平: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按群众意愿办
陈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陈云:十五个字的心得
叶剑英:新事物总在实践中产生
叶剑英: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李先念:调查真相救团长
李先念:不实事求是害死人
清廉篇
:以身作则反对浪费
:不搞特殊化
:一生不做寿
周恩来:国务院不能带这个头
周恩来:“四菜一汤”制度
周恩来:神秘的行李箱
刘少奇:我吃杂粮就很有味道
刘少奇:出差“四不准”
刘少奇:二十三元八角的家底
朱德:“不愿国家为他多花一分钱”
朱德:节约一点是一点
朱德:要接班不要接官
任弼时: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任弼时:一丝一毫都不能特殊
邓小平:拒收慰问品
邓小平:过“三关”防腐败
邓小平:厨师的抱怨
陈云:“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
陈云:让来人空手登门成为习惯
陈云:严格要求子女
叶剑英:公正廉洁的县长
叶剑英:正人先正己
李先念:我不是红安县的副总理
李先念:无论送什么礼,都要当面当场退回
编辑手记
试读章节
周恩来:为人民服务应该
周恩来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呢?他为什么能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多、国情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呢?这与他的执政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周恩来一向认为,政府总理也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经常说:“我是总服务员。”“为人民服务应该!”
1958年7月17日,黄河遭遇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水,洪峰将河南郑州黄河铁桥的桥墩冲毁了,连接南北的京广铁路中断,铁路和公路运输也全都受阻。
得知灾情后,周恩来立即赶往黄河铁桥工地现场,来不及休息.就在河南省委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展开抗洪抢险救助运动。深夜里,天下着雨,有一位同志1、白他淋雨生病,就给他撑起了雨伞。周恩来忙推开他的手说:“你看,大家都不是一样淋着雨吗?”
他浑身早就被雨水淋透了,那件短袖衬衫都贴在了身上。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他全然不顾,像一座铁塔屹立在夜雨中,全神贯注地同广大修桥工人一起研究修桥的问题。修桥工人劝他说:“总理,您放心吧,我们保证提前把桥修通。您可要注意自己啊!多少国家大事要您操劳,这不是您待的地方呀!”
“为什么?我也是为人民工作嘛,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呀!”周恩来一直工作到深夜两点才回到列车上。可他没有休息,仍然继续听取根治黄河的汇报。
在周恩来关怀鼓舞下,全体修桥的干部和工人,齐心协力,顽强苦干,终于在8月1日提前修复了被破坏的一切。8月5日,周恩来又一次来到黄河铁桥工地.细心地从这头走到那头,检查了修复后的铁桥质量,并慰问了修桥的工人同志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