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一个冬天的清晨,一具四肢扭曲成怪异形状的尸体被发现高悬在布鲁克林大桥上空。它的胸口上,赫然刻着两个字:“诱饵”。
不止一个迹象表明,这是一起模仿性连环谋杀案,而源头很可能是18个月前英国那起“拼布娃娃案”。果不其然,事隔一个星期,英国的一个监狱里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谋杀案。死者正是连环杀人犯马斯。马斯胸前,也刻着“诱饵”。不同的是,这一次凶手也一并当场亡命,胸前刻着“傀儡”。
事件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伦敦街头、纽约中央车站、教堂、酒店里接连出现成对死者,伦敦警察厅女督察巴克斯特素来强悍多疑,却不得不与美方派出的特工儒歇和柯蒂斯合力缉凶。可即便强强联手,也一次次无力回天。每发生一起案件,凶手都会抢在被抓获前死掉。他们,到底要怎么应对如此狡黠的对手?谁才是在幕后操纵一切的傀儡师?
作者介绍
丹尼尔·科尔(Daniel Cole)
英国作家。写过剧本,从事过医疗护理工作,现就职于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皇家救生艇协会。
包含《拼布娃娃》《傀儡师》的“福克斯和巴克斯特警探”系列,是他创作的第一个系列。科尔也因这些作品被英国出版界赞赏为“犯罪小说界下一个ju星”。
目 录
null
试读章节
第一章
2015年12月2日星期三上午6:56
流光溢彩的城市下方,一条结了冰的河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如同正在变换睡姿。河中横七竖八地泊着无人照料的船只,它们渐渐被大雪掩盖,而这座岛屿城市也因为大雪的缘故,暂时与大陆连成了一体。
初升的太阳缓缓爬过凌乱的地平线,橙色的阳光洒过桥面,在冰河表面投下清晰的阴影:高大的拱形结构之间,纵横交错的钢索织成了一张大网。而这张网昨夜捕获了猎物。
一具变形的尸体悬挂在桥上,像一只苍蝇拼命想挣脱大网的束缚,却在挣扎的过程中把自己扯成了碎片。威廉·福克斯残破的尸体遮住了太阳。
第二章
2015年12月8日星期二下午6:39夜幕降临,苏格兰场的玻璃窗上结了一层水汽。窗外,城市的灯光变得朦朦胧胧。
从早上到凶杀与重罪科上班到现在,巴克斯特去过两次洗手间、一趟文件室,此外就再没有离开过自己那橱柜般大小的办公室。她盯着桌子边缘堆积如山的文件,任由它们在垃圾桶上方摇摇欲坠。只需轻轻一碰,这些文件就能正中垃圾桶,但她极力克制着这股冲动。
巴克斯特在她三十四岁时成了伦敦警察厅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总督察。她的快速晋升出人意料,因此不怎么招人待见。总督察这个职位出现空缺以及她能破格坐上这个位置,原因只有一个:她去年夏天亲手逮捕了拼布娃娃案的凶手—那个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犯。
前总督察特伦斯·西蒙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被迫退休了。人们纷纷揣测,他所谓的病情加重,是总监威胁的,因为即便他不主动请辞,也会被革职。这是安抚对警察厅失望的民众惯常的手段,就像平息诸神之怒,总要牺牲一个无辜百姓一样。
看到前任总督察成了替罪羊,巴克斯特和同事们一样伤感,她虽十分愤慨,但又为自己没有成为那只替罪羊而感到一丝宽慰。她甚至从来没有想过争取这个新空出来的职位,直到后来总监告诉她,如果她愿意,总督察这个位置就是她的。
她环顾着这间狭窄的办公室——脏兮兮的地毯、被压弯的文件柜(鬼才知道最下层那个无论如何也打不开的抽屉里究竟藏了些什么重要文件),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究竟在想些什么。
外面的办公室响起了一阵欢呼,但巴克斯特没心思理会,她继续埋头读一封针对警探桑德斯的投诉信。来信者控诉桑德斯用脏话侮辱自己的儿子。针对这一指控,巴克斯特唯一疑惑的地方是,投诉者所谓的脏话在她看来并不脏。她开始在电脑上起草一封正式的回信,但写到一半就没了耐心,于是将投诉信揉成一团,扔向了垃圾桶。
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一个怯生生的女职员匆忙走进来。她把巴克斯特没有投中的纸团捡起来重新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施展出自己一流的搭积木技巧,成功将另一份文件放到了那摞摇摇欲坠的文件上面。“很抱歉打扰您,”女职员说道,“肖警探的讲话马上要开始了,我想着,您可能想到场。”
巴克斯特高声咒骂了一句,把头枕在桌子上。
“礼物啊!”她呻吟道,这才想起来忘了买礼物,但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
媒体评论
犯罪小说界下一个ju星。
——英国俄里翁出版社总编
从《拼布娃娃》到《傀儡师》,作者让已经了无新意的连环杀人案有了新面貌。看完这两本,你会不禁惊叹:“还能这样玩?!”──中国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前理事长 杜鹃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