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入而透彻地论述了室内无线通信的各种技术、传播机制及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极具参考价值! 书中讨论了大量无线通信技术(不仅仅是蜂窝),例如,无线局域网、蓝牙、无线个域网、室内光通信、无线城域网、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超宽带和无线射频识别。 本书说明了内部建筑的传播机制,并提供了信道的建模和传播工具,以及室内天线的覆盖范围。 本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均衡整合,包括一个有关室内系统的关键要求及其设计和实施的全面概述。
作者介绍
李永华,现执教于北京邮电大学,拥有超过10年的嵌入式开发经验,致力于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教学中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素质为基础,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科研为手段,促进教学理念转变。通过信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了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在研发及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实现200余个创新案例,并指导着一支物联网开发团队,曾在物联网、开源硬件等技术领域进行了多场学术报告,并且出版了《AllJoyn技术原理及物联网程序开发指南》《Arduino实战指南——游戏开发、智能硬件、人机交互、智能家居与物联网设计30例》《Arduino软硬件协同设计实战指南》等多部物联网技术方向的著作。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1 写作目的 1.2 宏异构网络的演进 1.3 面临的挑战 1.4 本书结构 第2章 室内无线技术 2.1 蜂窝 2.1.1 蜂窝的概念 2.1.2 GSM 2.1.3 UMTS 2.1.4 HSPA 2.1.5 LTE 2.2 Wi-Fi 2.2.1 历史 2.2.2 媒体接入控制子层 2.2.3 物理层 2.2.4 工业机构 2.2.5 Wi-Fi标准 2.2.6 频谱 2.2.7 Wi-Fi使用的调制方案 2.2.8 多址接人技术 2.2.9 功率电平 2.2.10 性能指标 2.2.11 目标信号电平和链路预算 2.2.12 干扰的挑战 2.2.13 信道的规划 2.2.14 移动性问题 2.3 蓝牙 2.4 ZigBee 2.5 射频识别 2.6 专用移动无线电 2.6.1 PMR组成 2.6.2 性能 2.6.3 TETRA 2.7 数字增强无绳通信 第3章 系统要求 3.1 环境 3.1.1 公司建筑 3.1.2 机场 3.1.3 列车和铁路车站 3.1.4 购物中心 3.1.5 医院 3.1.6 竞技场和体育场 3.1.7 大学校园 3.1.8 地铁站 3.1.9 电影院和剧院 3.1.10 酒店 3.1.11 游轮 3.2 覆盖 3.2.1 蜂窝 3.2.2 Wi-Fi 3.2.3 无线个人局域网 3.3 隔离 3.4 泄漏 3.5 容量 3.6 干扰 3.7 信号质量 3.8 技术 3.9 成本 3.10 更新升级 3.11 系统扩展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线电传播 4.1 麦克斯韦方程 4.1.1 高斯定理 4.1.2 高斯磁学定律 4.1.3 法拉第感应定律 …… 第5章 信道建模 第6章 室内无线通信中的天线 第7章 无线电测量 第8章 容量规划和定量计算 第9章 射频设备和分布式系统 第10章 小峰窝 第11章 室内案例研究 术语表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