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枉死城事件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枉死城事件
商品编号:Z29851196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0 10:53:29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刑具,常被视作不祥之物,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并不想去了解它们。袁秉德老先生却对刑具情有独钟,不仅花高价收购各类古董,还斥巨资建造了一座私人博物馆。有人称他的博物馆为“枉死城”,大抵是因为馆藏品怨气太重,令参观者有置身地府枉死城一般的感觉。    袁老先生去世后,陈爝与韩晋受人所托来到刑具博物馆,卷入一场财产纠纷中。命案不期而至,大火突如其来,神秘的凶手无情追击袁家的幸存者。“枉死城”中隐藏的秘密究竟是……


作者介绍



时晨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咪咕幻想文优秀奖得主,本土原创推理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坚守古典本格理念的创作者之一。创作题材丰富,推理、悬疑、武侠、奇幻均有涉猎。其短篇推理、悬疑小说散见于《岁月˙推理》《推理世界》《最推理》《悬疑世界》《漫客悬疑》等国内知名推理、悬疑杂志,推理短篇集曾被日本权威推理杂志《本格推理世界》推荐。代表作有《罪之断章》《黑曜馆事件》《镜狱岛事件》《五行塔事件》《傀儡村事件》《水浒猎人》《密室小丑》等。



目 录



序章 第一章  委托人 第二章  刑具博物馆 第三章  阎帝案 第四章  游地府 第五章  尸山 第六章  凿颠之刑 第七章  溺毙 第八章  杀人建筑师 第九章  活阎王 第十章  土刑 终章 后记


试读章节



 人死之后,灵魂会附着在刑具上,这种鬼话自然吓不倒我。不过我也不能当面辩驳袁嘉亨,唯有嘴上答应,保证一有特殊情况,立刻向他汇报。
  袁嘉亨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始带我们浏览这里的古代刑具。
  展厅面积很大,保守估计也有两百平方米以上,近三百平,沿墙放置着一座座火刑刑具。
  其实早在周朝就有火刑,根据《周礼˙秋官˙掌戮》记载,凡是杀害亲生父母者,均要受火刑处死。春秋时期,对于那些犯上作乱的人也常用火刑,算是相当严重的一种刑罚。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根高约两米的铜柱,下面的方格中置有木炭。柱身雕有一个人像,头发、周身皆有火焰,铜柱上缠有锁链。因为长时间氧化的关系,铜柱的表面大部分都已成铜绿色,还有些黑色的斑块,不知是不是受刑者留下的皮肤组织。
  铜柱前的铭牌上,写着"炮烙"二字,年代未知。
  铭牌上还有一段文字写道:炮烙之刑,传说为商纣王所创。《荀子˙议兵》记云: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韩非子˙喻老》记云: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
  "别看着铜柱又高又粗,其实不重,铜柱中间都是空心的。"袁嘉亨指着铜柱,对我们道,"当年父亲带我来看这炮烙,说就算他的眼力,也辨不清这东西的朝代。不过一定是清以前的东西。"
  且不说这个藏品是真是假,但就商纣王当年使用的火刑究竟是什么,目前学界也未有定论。比较主流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铜格子,一种说是铜柱。两种说法,各有文献证据。
  比如《史记˙殷本纪》中的司马贞索引说,纣王"见蚁布铜斗,足废而死,于是为铜格,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荀子˙议兵篇》记此事时说是"炮格"。《吕氏春秋˙过理篇》也有"肉圃为格"一句,高氏注云:"以铜为之,布火其下,以人置上,人烂堕火而死。"此处认为也是铜格。郑康成注《周礼˙牛人》篇说"互若今屠家悬肉格意,纣所为亦相似",与高氏注《吕氏春秋》所言相同。
  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纣王烙人用的是铜柱。《史记˙殷本纪》的集解引《烈女传》说:"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汉书˙谷永传》有"榜棰僭于炮烙"之句,颜师古注云:"膏涂铜柱,加之火上。"
  不过后世提起炮烙,多说是铜柱。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