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李浩最新写成的文学批评随笔。在这本专门谈论中国短篇小说写作的书中,作者保持着一个写作者的匠人身份,用专门的篇幅讨论写作技术,讨论那个短篇在故事上的得失,讨论它的语言、结构和风格,深入文学的内部查验它们的搭建过程,专注于它们在细节、高潮、叙事推进等方面的设计并试图以匠人的方式拆解。 十堂课,十位中国作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史铁生、莫言、余华、王小波、白先勇、残雪、东西。其中现代作家三位,台湾作家一位,女性作家两位。
目 录
序言 第一课 概念先行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可怕——鲁迅《狂人日记》 附 鲁迅:《狂人日记》 第二课 “伟大的中国的悲哀”——沈从文《丈夫》 附 沈从文:《丈夫》 第三课 个人标识、低眉小视以及把玩件的限度——张爱玲《封锁》 第四课 隐喻的丛林与现代性书写——莫言《枯河》 附 莫言:《枯河》 第五课 “青梅竹马的可怕”——余华《爱情故事》 附 余华:《爱情故事》 第六课 无怨愤的疼痛和苍凉之味——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附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第七课 描摹世态,见其炎凉——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附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第八课 “浪漫骑士”的游戏精神——王小波《夜行记》 附 王小波:《夜行记》 第九课 “创世”的小说,寓言向度的小说——残雪《从未描述过的梦境》 第十课 写作者、阅读者、故事人物的“权力分配”问题——东西《私了》 附 东西:《私了》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