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第一次在文学创作领域内把反面人物撒旦作为主人公来塑造,这不仅颠覆了文学创作中描绘正面形象的传统风格,而且还旗帜鲜明地融入了自身的社会理想、反抗思想,引起了广泛共鸣。这是文学领域的一次创新。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失乐园》是半宗教半艺术的史诗的晚花,但是总体上对《失乐园》评价不高。他认为诗的内容意蕴的深度,独创性的创作魅力,特别是在史诗的客观态度方面,都不及但丁。黑格尔将其归结为“诗中所写的冲突及灾难性结局是戏剧性的,抒情诗的奔放和道德教训倾向使得题材远远脱离的原始史诗的形式。”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失乐园》的不同凡响在于其不可思议地融莎士比亚的悲剧、维吉尔史诗及《圣经》预言这三者于一体。《麦克白》中恐怖的病态与《埃涅阿斯记》中的噩梦体验,以及希伯来圣经中的独断权威等相互融和。这种融合可以让任何文学作品堕入九层地狱,但眼盲并遭到政治失意打击的弥尔顿却是坚不可摧的。西方文学中也许没有比这更成功的宏伟想象。” 中国文学家鲁迅:弥尔顿取《旧约》事作《失乐园》,有天神与撒旦的战事。以喻光明与黑暗之争。
作者介绍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阿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目 录
译本序 本诗的诗体 第一卷 撒旦在地狱召集叛军,宣布复仇,点将 第二卷 会议决定,由撒旦亲自去侦察人类的乐园 第三卷 神子声言自愿为人类赎罪;撒旦飞向乐园 第四卷 撒旦潜入乐园,被逮 第五卷 敌人撒旦的来历 第六卷 天界的三天大战 第七卷 创造天地万物 第八卷 创造亚当、夏娃 第九卷 夏娃受诱食禁果 第十卷 违禁令,惊动天界;筑大桥,横贯浑沌界 第十一卷 预示人类未来的事 第十二卷 续示未来的事;亚当、夏娃离开乐园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