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私法的基础: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天添网自营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私法的基础: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
商品编号:Z29713859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1 16:21:21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观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法学在借鉴两大法系私法制度和私法学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支撑两大法系私法的个人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近年来,个人主义认识论得到中国私法学者的系统阐述,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本书对个人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中国私法学者所阐述和接受的个人主义)作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包括这一哲学认识论的历史成因、核心命题和重大缺陷。本研究认为,个人主义过分侧重强调对既有私权的静态享有和安全保护,忽视了私有权利的动态生成机制,进而忽视了私人社会生活和私法的合作面向,即私人之间共同合作创造的过程。受此影响,个人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仅无力对现有私法制度作出系统合理的解释,而且很可能成为中国私法学在两大法系传统智慧之外构想更优替代方案的绊脚石。 本书认为,中国私法学有必要重拾私人社会生活的合作面向,在认识论上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本书对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合作主义作了初步阐述,对这一认识论在私法领域的解释力和应用场景作了初步的样本分析。


作者介绍



熊丙万,重庆开县人,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中国人民大学),LL.M.(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法学院东亚法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代表性论文:《中国民法学的效率意识》,《中国法学》2018年第5期; 《法律的形式与功能》,《中外法学》2017年第2期;Chinese Jurists' Misconceptions of Critical Legal Studies,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2017, No.2); 《私法的基础: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


目 录



序言:法律人的想象力 001 1.法律概念的三个维度 / 001 2.私法背后的哲学观念 / 005 3.私法与个人主义哲学 / 008 4.私法学的知识免疫力 / 012 5.法律人的制度想象力 / 016 6.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 / 018 1 私法学与哲学、经济学之关系谱 025 1.1 一对孪生学科的哲学认识论 / 028 1.2 私法学的思想资源冲突 / 036 1.3 中国经济学和私法学中的个人主义 / 042 1.3.1 个人主义与中国经济学 / 045 1.3.2 个人主义与中国私法学 / 054 1.4 中国私法学的两大难题 / 058  2 个人主义的私法学重述 075 2.1 个别(体)与一般(共同体) / 080 2.2 个人价值的主观性和陌生性 / 086 2.3 国家立法的价值和政治中立性 / 088 2.4 个人的经济理性 / 090 2.5 社会组织与合作的自发性 / 094 2.5.1 社会组织与合作的价值 / 094 2.5.2 社会合作的自发实现 / 098 2.5.3 社会合作的条件性自发实现 / 102 2.6 人类社会发展的自发进化性 / 110 2.6.1 从微观的社会个体到宏观的社会整体 / 110 2.6.2 从价值的不可知性到知识的不可知性 / 111 2.6.3 从遗传的本能反应到学习的习俗道德 / 114 2.6.4 无意造成的后果比有意追求的变化好 / 116 2.7 个人主义与私法的独立领地 / 120  3 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辩 125 3.1 人类的绝对知识幻想 / 127 3.2 知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132 3.2.1 “绝对知识”的历史轮回 / 132 3.2.2 知识的条件性和相对性 / 142 3.3 个人主义的“绝对知识”偏见 / 149 3.3.1 我们真的是“无知”的吗? / 151 3.3.2 我们真的缺乏共同主观目的吗? / 156 3.3.3 理性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自发合作? / 159 3.3.4 自发的结果真的比有意的变化好吗? / 162  4 社会的自发进化与人为建构 165 4.1 知识的条件性与社会的建构属性 / 167 4.2 资本主义社会的建构特征 / 170 4.2.1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框架 / 170 4.2.2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府行动 / 173 4.2.3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 / 177 4.3 自发进化与理性建构:重读斯密 / 181 4.3.1 “无形之手”的语境 / 182 4.3.2 “无形之手”的扭曲 / 186 4.4 自由竞争和自然选择:重读达尔文 / 189 4.4.1 达尔文到底说了什么? / 190 4.4.2 自然选择与人工育种 / 193  5 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 197 5.1 社会的建构属性与广泛合作前景 / 199 5.1.1 非线性的历史 / 199 5.1.2 私人合作与共赢 / 202 5.1.3 合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 205 5.2 社会共同合作之普遍实践 / 206 5.2.1 婚姻家庭 / 206 5.2.2 企业与网络平台 / 209 5.2.3 合同 / 212 5.2.4 财产 / 213 5.2.5 损害赔偿 / 215 5.2.6 私人合作的普遍性 / 217 5.3 合作主义视野下的私法学 / 219 5.3.1 个人主义障碍及其排除 / 219 5.3.2 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 / 224  6 自发社会合作的实现障碍 229 6.1 理性的个体与非理性的社会 / 231 6.2 共同体规模与自发合作之障碍 / 238 6.2.1 从“和尚取水”说起 / 238 6.2.2 共同体规模与自发合作之障碍 / 239 6.2.3 非自利社会偏好对自发合作的影响 / 244 6.3 自发合作障碍的系统性及治理方案 / 251 6.3.1 自发合作障碍与技术条件、法律制度 / 251 6.3.2 自发合作障碍的可能应对方案 / 254 6.3.3 诸项治理方案之比较选择 / 265 6.4 政府的失灵及其治理 / 267 余论:合作主义与中国私法 275 后记 279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