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多维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本地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影响
条形条码:
多维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本地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影响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天添网自营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多维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本地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影响
商品编号:750965867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1 16:18:58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超越集群”已经成为我国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集群企业的超本地创新现象与传统集群理论所强调的知识地理集中相悖。理论上,仅从单一的地理因素无法解释集群企业进行超本地创新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机制。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多维接近性学派突破了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局限于利用地理因素解释经济行为的传统思路,提出了知识主体的交互行为受到多个空间维度距离影响的观点,由此为分析集群企业的超本地创新问题提供了更具有解释力的理论基础。向希尧著的《多维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本地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影响/西安理工大学青年社科创新团队丛书/经济管理学术文库》基于多维接近性理论,主要论证两个问题:在微观层面上,接近性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超本地创新效果;在网络层面上,接近性对集群企业的超本地知识流动网络具有怎样的影响。本书的研究在理论上为解释接近性与集群企业超本地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集群企业利用接近性效应获取集群外部知识、优化其知识网络结构以及提升超本地创新绩效。


作者介绍



向希尧,男,1981年生,湖南省津市人,201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多维接近性理论、集群超本地创新、知识网络结构与创新等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SCI、CSSCI检索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人文社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近5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5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


目 录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相关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知识类型与超本地流动途径 第二节 多维接近性影响知识流动与创新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接近性研究的多维度转向:理论分歧与协调 第四节 基于多维接近性分析框架的重要研究方向 第五节 多维接近性研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第六节 基于NK模型的相关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情境的多维接近性对超本地创新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情境因素与集群创新 第二节 超本地情境下的多维接近性效应 第三节 超本地情境下多维接近性整合研究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本地情境下多维接近性测度与样本数据收集 第一节 主要变量的界定与测度 第二节 数据获取与样本描述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维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奉地创新的影响 第一节 超本地情境下社会接近性的作用研究 第二节 超本地情境下地理接近性效应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维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本地知识流动网络的影响 第一节 多维接近性对知识网络节点连接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专利的样本数据获取 第三节 基于专利的变量测度与实证方法 第四节 实证过程与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合SNA和NK模型的知识网络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不同层面的网络结构分析 第二节 社会接近性引致的网络度分布变化 第三节 多维接近性对超本地知识流动网络度分布的影响 第四节 基于NK模型的知识网络动态仿真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多维接近性的集群企业超本地创新与知识网络扩张策略 第一节 超本地情境下超本地合作创新战略 第二节 超本地创新过程中发挥接近性效应的机制体系 第三节 结合组织与个人的多层面知识网络外向拓展 第四节 区域知识网络布局与资源超本地深度融合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有价值的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1 调研问卷 附录2 中国在美国专利库申请专利所属的主要技术领域 附录3 专利数超过1500件的技术分类 参考文献 后记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