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黄少坚著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模式研究》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国家创新体系应是什么,二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基本模式应是什么。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第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就是一个国家的创新管理能力。 第二,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所在,一个企业能否实现技术上的跨越,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不在于资源、人才、知识的多少,而在于企业家的意志、决断、坚持。 第三,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系统性、风险性决定了个人很难承担起创新的历史使命,技术创新应是有组织的行为。但是,在一个组织中创新却不只是技术精英和企业家的事,需要将有组织的技术创新与群众性的革新活动融合起来,才能形成“万众创新”的局面和氛围。 第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有基本规律,无固定模式,无须整齐划一、一个体系、一个模式,企业应根据各自文化特点,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
作者介绍
黄少坚,1964年3月,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工业品牌建设专家组核心成员,湖南商学院企业经营革新研究所所长、质量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经济学等。曾任海信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经理、总裁办主任、子公司领导等职,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尤其是领导变革、开展经营革新活动的经验。主持国家级研究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2项。独立主持省级课题3项,企业横向课题30余项。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光明日版》(理论版)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节约型企业及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企业经营革新运营战略》等专著6部。
目 录
第一篇 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章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演化与生成 第一节 熊彼特及创新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演化生成 第三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各流派 第四节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章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与改革 第一节 我国的科技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科技体制改革 第三节 自主创新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四节 创新驱动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 第三章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自主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国家鼓励创新的基本政策 第四章 企业R&D中心建设:认识、定位与能力要求 第一节 企业R&D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企业R&D中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节 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R&D中心的定位 第四节 企业R&D中心如何支撑国家创新体系 第五节 企业R&D中心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研究 第六节 国家对企业R&D中心的管理 第五章 企业R&D中心建设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 总体思想:构建开放式创新模式 第二节 基本原则:以R&D中心为主体,形成一线员工参与创新的新格局 第三节 企业R&D中心研究开发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篇 我国企业R&D中心管理模式建设实践 第六章 我国企业研发管理三种典型模式 第一节 西方企业R&D管理模式的演化 第二节 中国企业三种典型R&D管理模式的衍生发展与主要特征 第三节 我国企业R&D管理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 第七章 华为平台式创新管理模式 第一节 平台式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节 华为技术创新从模仿到跨越 第三节 华为C&C08产品平台的研发及产品衍生体系 第四节 华为平台式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第五节 华为平台技术研发模式给我国企业的启示 第八章 海尔型号经理制运营模式 第一节 海尔技术开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海尔R&D型号经理体制的运营模式 第三节 海尔R&D型号经理体制的绩效与问题 第九章 海信R&D:项目团队运行模式 第一节 海信R&D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海信R&D活动的组织体系保障 第三节 海信R&D项目团队体制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海信R&D的绩效与问题 第十章 中国重汽职能式管理模式 第一节 中国重汽集团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重汽集团R&D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 第三节 中国重汽集团R&D活动绩效与模式的评价 第十一章 湘电电机事业部全面创新管理模式 第一节 湘电电机事业部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湘电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事业部建立全面技术创新管理的背景 第四节 全面技术创新管理(TTM)框架 第五节 全面技术创新管理的运营模式 第六节 湘电R&D全面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的借鉴意义 后记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