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熊廷华编著的《向忠发的浮沉人生》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向忠发的传记。从长江船夫到船帮大哥,从工人领袖到职业革命者,从斯大林瞩目的国际红人到党的第二任总书记,向忠发在惊涛骇浪中前行。面对大革命失败的挫折,向忠发决定开除陈独秀出党,他大力支持立三路线,却因此犯下了重大政治失误。向忠发因色招祸,晚节不忠,却被国民党离奇迅速处决,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串串待解之谜……
作者介绍
熊廷华,湖北监利人,现定居于武汉,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重点研究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和英雄群体,主持或参与了二十余项重要党史课题的研究与写作,其中专著《王明的这一生》被凤凰网读书频道评为2009年度最有影响力的传记作品之一。
目 录
第一章 初涉风雨 一 抓周仪式上,向忠发画下六笔,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浓缩了自己的人生密码。他与富家子弟以命相拼,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展露无遗,二叔为此充满感叹! 二 龟山脚下崛起十里工业长廊,向忠发走进湖北枪炮厂当了一名学徒。他白天上工,空闲习武,旁学医道,因不服从工头管束,大展身手,被厂方挂牌除名。 三 向忠发给富人看家护院,不经意间一句话,让主人高看三分。他替主人掌管赣江商轮,屡遭官府蛮横刁难,因横闯关卡,殴打官吏,被江西官府通缉在案。 第二章 船帮大哥 四 向忠发成为长江船夫,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右手被散裂的船体碎片击中,食指被截,贴上醒目标签。他为人豪爽,执情仗义,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向大哥”“百事通”。 五 兵工厂工人索饷罢工,向忠发鼎力相助,出谋划策。罢工代表被当局残酷杀害,他挺身而出,联络各界工友声援。向忠发收养了死难者的两个小孩,抚养成人,视如己出。 六 向忠发成为轮驳上的老大,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的建议,得到公司高层采纳,化解了同行多年的心结。他代表工友与厂方叫板,公司高管防不胜防,骑虎难下。 七 汉口码头,弱肉强食,成王败寇,充满血腥。向忠发被聘为武术教头,在与强手的较量中,兵不血刃,步步紧逼,三招制胜,成为码头上有脸面的人物。 第三章 工人领袖 八 许白吴受张国焘派遣,返回武汉开展工人运动。为打开局面,许白吴提着两瓶烧酒约见向忠发。向忠发以酒相逼:喝下这杯酒,从此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九 军警突然包围工人俱乐部成立会场,点燃汉阳钢铁厂罢工的导火索。化铁炉能否熄火,成为罢工成败的关键。向忠发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十 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向忠发入党出现波折。汉冶萍总工会呼之欲出,向忠发成为总工会的实际主持人。他调集各路精英,有力地支援了下陆罢工。 十一 向忠发代表汉冶萍总工会做出三项决定,声援京汉铁路工人斗争。二七罢工失败后,向忠发被当局通缉。他一面掩护工人领袖转移外地,一面安置死难者亲属。 第四章 跨党代表 十二 向忠发走上职业革命者道路,奔走于武汉三镇。区委机关被暴露,有人迁怒于向忠发,他却说大不了一同去蹲监狱。许白吴严厉批评:如果进了监狱,就意味着工作上的失败。 十三 国共合作,向忠发成为国民党汉口市党部核心成员。他以茶馆为掩护,秘密联络码头工人。五卅运动期间,武汉码头工人向英帝国主义的示威斗争,走在全国前列。 十四 在国民党二大上,向忠发等共产党人推动大会临时增加议题。中共中央采取退让政策,向忠发很不满意。他的讲话很有鼓动性,张国焘对他没有办法。 十五 湖北工团联合会被架空,向忠发另组武汉工人代表会。中共党员退出国民党汉口市党部,唯有向忠发继续留任,并指导了大冶厂矿和汉口英美烟厂的罢工斗争。 第五章 内应北伐 十六 北伐大军围困武昌,向忠发和许白吴在吴佩孚的后院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内应兵团。策反吴佩孚的大将起义投诚,耿丹夫妇功不可没,向忠发父女助了一臂之力。 十七 汉阳兵工厂拉响了武汉工人策应北伐的汽笛。他们各司其职,各显神威,与革命军并肩作战。向忠发回忆:我们真忙不过来了,二十几天没好好吃过饭。 十八 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农民运动处于起步阶段,工人运动有声有色。湖北全省总工会横空出世,成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十九 劳资争议和罢工浪潮,随着工会组织的兴起而汹涌起来。湖北全省总工会威风八面,资本家闻之丧胆,谈之色变。向忠发声名显赫,成为武汉三镇响当当的人物。 第六章翻江涌浪 二十一边是赤手空拳的中国民众,一边是全副武装的英国军队。向忠发命令工人纠察队只能前进,不能撤退。扁担收回英租界,鼓舞了中国人,震惊了全世界。 二十一武汉的交通要道、车站码头、大街小巷,布下工人纠察队的天罗地网。卫戍司令陈铭枢要求总工会约束工人,向忠发措辞激烈,严厉驳斥,令其十分难堪。 二十二武汉工潮出现混乱,给人提供了攻击口实。向忠发命令整顿工会纪律,同时呼吁各方互相体谅,共渡难关。国民党希望国共两党密切合作,共同指导民众运动。 二十三汉口租界又发生惨案,武汉三镇掀起一轮反日怒潮。国共两党领袖汪精卫、陈独秀新到武汉,向湖北全省总工会发出一道道特别训令,向忠发一脸茫然。 第七章风口浪尖 二十四 蒋介石在南京另立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反动军官后方叛乱。讨伐叛逆,削平大难!湖北全省总工会竭尽全力,保卫革命大本营。 二十五 陈独秀穿上工人纠……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