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回眸哈佛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回眸哈佛
商品编号:Z29840871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0 18:51:30

编辑推荐



钱满素教授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对哈佛及美国历史的介绍分析客观冷静理性,深刻厚重却又生动鲜活。她把自己广泛的美国阅读、独特视角的观察、学生时代的记忆和学者身份的体会,融于一书中,能使读者更加立体地了解哈佛、了解美国。



内容简介



1984至1992年,作者曾在哈佛大学攻读“美国文明史”博士长达8年,也是中国文革后首批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之一。本书以这段经历为基础,回忆当年在美国高校学习和生活的亲身体验。内容有具体事例,也有制度分析,关注点是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不同之处及其来历成因。 本书不限于求学过程,也实录下改革开放之初一个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社会文化的观察和感受。由于作者所学正是美国文明史专业,因此叙述中常从感性转向理性,探析现象背后的历史因素。 本书是向普通读者讲述一次异国求学的故事,并非学术著作。全书由二十多篇散文组成,有情节有说理,力求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兼顾。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作者的娓娓道来“近距离看哈佛”,更可以“近距离看美国”。


作者介绍



1946年生于上海,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明的研究,著有《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美国文明》《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论文集《飞出笼子去唱》《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主编过《年轻的美利坚》《我有一个梦想》《我,生为女人》《韦斯特小说集》等书,发表过不少有关美国历史、文学、政治的论文和文章。


目 录



 

开场白

 

1.     老牌哈佛

2.     美国文明史博士班

3.     赶鸭子上架

4.     历史与修史

5.     思维的训练

6.     汉语成了我的第二外语

7.     Saki

8.     啊,大考!

9.     女子踏进哈佛

10.  课余生活

11.  当TA

12.  “你会功夫吗?”

13.  读了哈佛,你就“欠债”一辈子

14.  一个无神论者上教堂

15.  乔治

16.  邮局里的疯老太

17.  人类最好的朋友

18.  公共图书馆

19.  关于歧视

20.  也谈“扶持行动”

21.  中国城和“天下为公”

22.  公民何以能主动?



试读章节



老牌哈佛

在哈佛上美国历史课,每每讲到清教,教授们会有一种自豪之感。他们会说“当清教先辈们来到此地……”,学生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个“此地”即马萨诸塞,它是1630年代那最初2万英国清教移民的落脚之处,当年的涓涓细流几百年来川流不息,终于汇合成如今美国文明的大潮。

哈佛位于坎布里奇,是温思罗普总督麾下700多名移民最早的几个定居点之一。1631年春,他们在这片徒有“新镇”之名的荒地上盖起了第一幢房子。1638年,殖民地众多领袖为了向母校表达尊敬和怀念,将“新镇”改名为“剑桥”,今译“坎布里奇”。

坎布里奇周围历史内涵极其丰富,有众多提醒你清教历史的地方:建于1631年的坎布里奇公地——首批移民曾在那里选举马萨诸塞总督,1632年修建的第一教堂和它旁边的小墓地,以清教领袖兼哈佛第一任校长亨利·邓斯特命名的邓斯特宿舍大院,以第六任校长著名清教徒英克里斯·马瑟命名的马瑟宿舍大院,体现清教理想的“共同体大街”……

还有众多提醒你美国革命的遗址——自由之子发起倾茶事件的波士顿港口,一条串联16个革命历史遗迹的“自由之路”,保尔·里维尔夜半策马疾驰向爱国者报告英军将至的送信路线,打响革命第一枪的列克星敦,哈佛校园内1775年华盛顿设立大陆军临时司令部的沃茲沃思楼,坎布里奇公地上犹存的三门大陆军铜炮,还有以爱国者汉考克命名的约翰·汉考克大楼……

当然还有关于内战的——哈佛广场上联邦参议员查尔斯·萨姆纳的雕像、哈佛的“纪念礼堂”、波士顿公地上肖上校率领第一黑人联邦军马萨诸塞54兵团的浮雕……

波士顿荣幸地属于极少数拥有如此丰富历史遗产的美国城市,在哈佛研究美国历史真是处处身临其境,时时思古抚今。

 

哈佛是美国最老牌的机构了,难得它一直与时俱进,在关键时刻勇于扬弃不再合适的身份和特性,这才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靓丽转型,将优势保持至今。哈佛本是一所为清教教会培养牧师的新英格兰地方性学校,如今发展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稳居美国教育的中心地位。直到1930年代,哈佛都享有将国内优秀教授直接“招调”来的特权。383年来,哈佛的变化可谓是脱胎换骨,这个维持了两百多年清一色白人男生的学校不仅迎来了寒门子弟,迎来了黑人学生,最终也完全平等地接纳了女性,而唯一不变的也许就是它作为美国精英文化的象征。哈佛的光辉历史、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无可争议的富裕、显赫强大的师资、领军美国各界的校友、全世界为它提供的生源,都是它老大地位不可轻易动摇的保证。

那么,哈佛是怎么做到从地方走向全国和世界的?引领它的灵魂和传统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所能回答。世上事物愈是历史悠久,就愈是难以界定其特点,因为只有变化是永恒的,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年代会积累不同的经历,甚至会发生性质的改变。比如相对中国而言,美国就比较容易界定,它从建国到现在只有一个宪法,一种制度,而中国在几千年间历尽沧桑,早已一言难尽。

哈佛年长美国140岁,要归纳它的传统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哈佛现在定性为非营利性私立大学,但它明明是由殖民地政府在1636年拨款建立,并长期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由政府税收提供办学经费。1637年,政府任命了学校“监事会”(Board of Overseers),12名委员中一半是政府官员,一半是神职人员。1650年,经邓斯特校长要求,英王查尔斯二世颁发特许状成立“哈佛公司”(Harvard Corporation),正式名称是颇为古怪的“哈佛学院的校长与教职员”(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并由马萨诸塞当局发布章程。这个理事会性质的决策机构长期由校长与6名成员组成,后来简称“哈佛董事会”。从一开始政府官员及清教神职人员就是哈佛领导班子的当然成员,而且直到1833年后,哈佛才停止接受政府资助,1865年监事的选举权才由州议会转为校友,州长及州的其他官员也同时退出监事会,所以在两个多世纪里哈佛既不是私立也不独立。

至于哈佛的倾向性,说它是自由派吧,它也曾坚决站在保守的联邦党一边。1886年之前,学校规定所有学生每天必须上教堂礼拜。再看看它古色古香的校园就知道,它在保持传统上是很下功夫的。但说它保守吧,它在历史上又大多站在改革派一边,有两百多名学生在内战中为联邦献身,更不用说进入当代以来它的自由化倾向了。思之再三,好像哈佛并无固定的政治立场,也不在意多数的认同,它教育和欣赏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能力,它只忠于镌刻在校徽上的那个拉丁文字“Veritas”(真)。记得刚到哈佛时,美国同学就提醒我,不要以为在哈佛见到的就是美国,实际情况很可能是“Harvard vs. America”(哈佛对阵美国)。



媒体评论




满素老师不但对美国历史如数家珍,而且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入木三分。她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刻画了自由如何在秩序与抗争、精英主义与平等、法治与民主惊险的平衡中诞生。——刘瑜

 

作者是一个认真的美国学研究者。她把自己广泛的美国阅读、独特视角的观察、学者的体会,和读者分享。我是这样的幸运读者中的一个。从她流畅的写作中,读者可以更深了解美国的不同方面和层面。——林达

 

钱满素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学者。 作者钱满素很早就去了美国,是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她对美国非常熟悉。在书中,她用专业的角度、通俗的文笔,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等方面作了很详细的介绍。——雷颐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