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屠格涅夫著的《烟》是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为时代背景的:小说通篇都围绕着怎样看待农奴制,俄国改革出路问题展开描述。屠格涅夫本人是一位渐近主义者,赞成改革而不赞成革命。他关心祖国,却又找不到正确出路,产生了浓厚的悲观情绪。在思想上充满苦闷和矛盾,他读叔本华的作品,也曾产生遁入象牙塔的念头。他的思想产生了危机。《烟》用一场爱情展示了自己作为先进知识分子对于祖国现状的极度不满、无奈、痛苦、之情。
作者介绍
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代表作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
目 录
英译本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后记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