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生来就没有父亲的银儿,十岁时又失去了母亲,索尔茨小镇的灯塔看护人——“老得像独角兽”的瞎子普尤收留了她和她的小狗。祖孙两人在灯塔里相依为命,煎咸肉、喝浓浓的“大力参孙”茶,把铜质的灯器擦得光亮可鉴,在海浪声中用故事温暖着自己的灵魂。在拉斯角的灯塔里,银儿听普尤讲述灯塔的历史和各种传奇故事。普尤告诉银儿,讲故事是看灯塔的传统,也是看灯塔的全部意义所在,只要有故事,灯塔就会闪光。
然而,“进步”的橐橐足音震碎了这个脆弱的童话。北方灯塔管理委员会决定对拉斯角灯塔进行自动化改造,祖孙二人被甩出自己的世界。普尤将毕生积蓄留给银儿后悄然失踪,银儿再次独自踏上成长的旅程。
但是,这只是小说*外层的叙述,“胳膊下面夹着一袋故事”的老普尤给银儿讲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一个名叫巴比·达克的牧师的双重生活穿插于银儿的故事中,形成小说的双重核心。
在剑桥大学念神学的富家子弟巴比·达克回乡时邂逅了码头姑娘莫莉,两人一见钟情。很快,莫莉怀孕了,可孩子没有父亲。达克声称胎儿与自己无关,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莫莉的哀求,只身奔赴索尔茨,就任神职。
在外人看来,达克牧师的生活充实而高尚。教堂总是坐得满满的,走到哪里都有人对他表示敬意。客栈老板被他的布道深深打动,将客栈名字都改成他布道的题目。达克牧师造了漂亮的房子和带围墙的花园,娶了镇上*一位拥有贵族血统的女人为妻。
有时,达克的房子会闹出些动静,窗口像闹鬼一样忽然亮起灯,有人大喊大叫、摔家具、厮打。牧师说,那是他在和魔鬼搏斗。他的妻子对此缄口不言,如果丈夫一走好几天,或是有人看见身穿黑衣的他在悬崖上徘徊的话,那是他的自由,他是上帝的仆人,只有上帝才可以评判他。
牧师学会了什么都不去想,他一门心思工作,回家后便专心修剪灌木,偶尔被树枝划破手,反而感觉更宽慰。妻子喜欢表演乐善好施,拉着他去看望穷人,而他讨厌那些低矮的、散发着鱼腥味儿和烟味儿的屋子、破破烂烂的家具、不停抱怨命运的渔民。在渔民的窝棚里,他沉默站立良久,嘟囔几句圣经,在桌上留下一个先令,转身离开。妻子指责他伪善,他忍耐了一段时期,*终两人大打出手。事后,达克充满悔恨,独自将双手浸入沸水中——他没有理由恨自己的妻子。她谦逊、顺从、谨慎,乏味无趣得像只木桶,但她终归也没什么过错。
在伦敦博览会上,购买柠檬水的间隙,达克听到熟悉的呼唤。
“达克。”
声音很轻柔,但将他彻底穿透,如同打磨好的石头被干净利索地切割开。他身上的某一部分脱落下来,露出里面粗糙的原石。
莫莉抱着一个小女孩。
有着他的眼睛,他的头发的女儿。
……
作者介绍
作者:(英)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英国当代作家。1959年8月生于英国曼彻斯特,自幼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养。16岁时离家出走,此后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打工谋生,并以全A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处女作《橘子不是唯
一的水果》获英国惠特布雷德小说首作奖。
译者:侯毅凌,英美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英语学习》杂志主编。现被外派任英国伦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目 录
译者序 温特森的灯塔守望者之歌
第一章 两个大西洋
第二章 黑暗中的已知点
第三章 太阳的房客
第四章 大博览会
第五章 大洪水之前的一个地方
第六章 新的行星
第七章 说话的鸟
第八章 有些伤口
第九章 小屋
试读章节
他的新婚妻子温柔、有才学、不事张扬,并且爱他。他却一点儿也不爱她,但在他看来,那倒是件好事。
他俩都在一个吃麦片和鳕鱼的教区里勤勤恳恳地做事。他在灌木丛里砍出路来走,要是他的手流出血来,那就更好。
他们在索尔茨的教堂里结了婚,没有仪式,完了之后,达克马上就病倒了。蜜月只好往后推,但他的新婚妻子温柔体贴极了,每天亲自给他做早餐,虽然她有个女仆可以替她做这种事。
他开始害怕听到楼梯上迟缓的脚步声。她端着托盘,一步一步地上楼,楼梯通向他那可以俯瞰大海的房间,她走得很慢很慢,等走到他的房间时,茶都已经凉了。每天她都要道一番歉,而每天他都跟她说不要紧,然后就咽下一两口那淡得没味儿的茶。她是想省点儿茶叶。
那天早上,他躺在床上,听见她慢慢朝他走来,托盘里的杯子叮当作响。一定是粥,他猜,稠得像个过错,或许还有嵌着葡萄干的松饼,他想象着吃葡萄干的时候它们会谴责他。然而,新厨娘——她派给自己的活儿——只是烤了个面包,用她的话说,她不赞成“花里胡哨”,至于葡萄干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他说不出来。
他本来是更喜欢咖啡的,可咖啡的价钱是茶的四倍。
“我们不穷。”他对妻子说过,而她却提醒他说,他们可以把钱花在比早餐和咖啡更值得花的事情上。
是吗?他不太肯定。每当他看见一个得体的淑女戴着一顶新软帽的时候,他都觉得那帽子芳香袭人。
门开了,她微笑着——不是对着他,而是对着托盘——因为她的注意力全在那上面。他有些恼火,心想一个他在码头上见过的杂耍艺人即便是走在钢丝上都会把这盘子端得比她更优雅大方。
她放下盘子,露出一副她常有的劳苦功高的表情。
“但愿你喜欢,巴比。”她说,她一向这么说。
他笑了笑,端起已经凉了的茶。
媒体评论
加西亚·马尔克斯再现。——埃德蒙·怀特(美国作家)
我们这个时代,*好也*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英国《独立报》
在众多有趣的好小说纷纷涌现的时代,温特森的作品表现了一种真正的原创性和非凡的预言。——约翰·贝莱(英国文学批评家、作家、牛津大学教授)
温特森是天赋的化身,她的语言,是一种有高度黏合力的语言,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引领他们一直读下去。这本书是这个时代里非常重要、无法忽视的小说。——张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