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近代中国政制史通识(1906-1948)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近代中国政制史通识(1906-1948)
商品编号:Z29751177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0 18:43:16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在法政史观与全球化视野的指引下,严泉、陈和丰著的《近代中国政制史通识(法政史观与全球化视野下的制度转型1906-1948)(精)》充分展现了晚清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演变进程。通过对立宪政治、政体制度、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司法制度、选举制度、地方自治的概述,深入探讨近代中国政制转型的系列重大问题。不仅于此,本书还与同时代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转型史展开比较,着重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政治转型的时代特色,力图从比较政治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近代中国政制转型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作为一本通识性质的著作,本书亦收录近百条专业名词解释与数十位政治人物小传,其通史体例可以作为高校政治学、历史学专业,以及公共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参考。


作者介绍



严泉,1973年生,安徽芜湖市人,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研究兴趣为政治史(民国议会政治与宪政)、中国政治(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议会制度),代表作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民国国会与近代中国法制建设》、《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等。现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陈和丰,1992年生,上海人,历史学硕士。先后赴英国、以色列短期学习,2018年起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商学院。2 015年摄制的家族史纪录片《凡人歌》获首届“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最佳人气奖。


目 录



导论 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政制转型 第一章 立宪:政制转型的目标 一 晚清新政的君宪诉求 二 共和革命的立宪尝试 三 北京政府时期的制宪之争 四 “训政”时期的制宪努力 五 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六 政协会议与制宪国民大会 第二章 政体:政治权力的转型 一 君主立宪改革的尝试 二 民国初年总统制及其变体 三 政体设计的十年试验 四 南京国民政府的威权政体 第三章 议会:分权机制的创设 一 世纪初的议会政治尝试 二 辛亥革命与议会政治 三 正式国会的运作与夭折 四 国民参政会与行宪国大 第四章 司法:法治路径的开辟 一 司法变革与清末新政 二 司法转型与民国北京政府 三 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改革 第五章 选举:政治合法性的彰显 一 清末谘议局选举 二 民国议会与总统选举 三 国民大会与总统选举 第六章 政党:政治参与的平台 一 晚清政党政治的萌芽 二 民国初年的多党制 三 民国国会与政党政治 四 抗战时期的政党政治 五 战后政党政治的终结 第七章 地方自治:政制转型的基石 一 清末谘议局与地方自治 二 民初省议会与地方自治 三 20世纪20年代的联省自治运动 四 南京政府时期的地方自治 参考文献 后记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