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王勇则著的《碧血英魂》通过搜集大量史料,梳理天津市忠烈祠来龙去脉,并逐一考证这些不惧暴寇、以身殉国的抗日英雄生平事迹。抗战胜利后,天津市忠烈祠成为公祭抗日殉国忠烈、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精神家园,也是天津人民不屈不挠地抵抗外侵、抗击外侮、保家卫国、宣示胜利的重要标志。从1946年7月7日至1948年9月3日,天津市忠烈祠共举行三次入祠典礼,入祠忠烈约300人。但迄今尚无相关研究。因此本书堪称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的研究新成果。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天津市忠烈祠沿革与人祀抗日烈士始末 一 设祠动议始于抗战胜利之初 二 利用日本神社原址改建而成 三 征集忠烈事迹与审查人祠资格 四 忠烈人祀典礼与公祭纪念活动(1946-1948) 五 日常管理与祭奠经费 六 忠烈标准与入祀尺度 七 陈长捷被俘于忠烈祠地下室 八 祠堂建筑屡经拆改今已不存 九 祠碑现存于天津市烈士陵园 附1:抗战胜利后对天津忠烈遗族的抚恤救济 附2:天津市抗战殉国忠烈家族联谊会的活动 第二章第一次人祀天津市忠烈祠的抗日烈士 一 张自忠人祀全国各地忠烈祠 二 抗日杀奸团团长曾澈 三雷鸣远投身抗战 四 北宁铁路局副局长张倬甫阻敌军运 五 陈中柱将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六 从国民党左派起步的陈资 七 刘继光抗战事迹考 八 平津抗日锄奸团团长王文 九 小学教师吴纪元杀奸破敌 十 邱国瑞死因初考 十一 朱彭寿和董凤祥与天津电话局“抗交” 十二 抗日雄鹰杨天雄为杨豹灵之子 十三 冯运修与敌血拼拒捕牺牲 十四 袁汉俊与“刺程案”引起的外交风波 十五 赵在田秘潜津门抗日殉难 十六 大学教授倪中立投笔从戎 十七 抗日杀奸团骨干李如鹏 十八 王润秋与日伪奴化教育誓死抗争 十九 孙宝庄的真实身份是中共党员 二十 小学教师张鸿相积极宣传抗战 二十一 气象战线的抗日烈士吴树德和金海祥 附:1946年《天津市忠烈祠第一次人祠忠烈简明事迹录》 第三章 第二次人祀天津市忠烈祠的抗日烈士 一 王士敏和陈熊在北平英勇就义 二 抗日杀奸团成员李国材并未变节 三 崔彤祺参加抗日杀奸行动 四 卜玉琳在南京视死如归 五 阎雷发明“空中地雷” 六 与侵华日军血拼到底的86位无名烈士 附1:1947年部分入祀忠烈抗日事迹简介 附2:吴莹曾被确认为抗日烈士始末 附3:赵天麟及其他人祀天津市忠烈祠的抗日烈士 附4:抗日杀奸团与抗日锄奸团是否被混为一谈 第四章 抗战期问及抗战胜利后褒恤抗日烈士史料 一 多渠道征集抗战史料 二 全国各地遍设忠烈祠 三 国殇墓园与国葬公葬 四 其他褒奖及纪念方式 五 抚恤及优待抗战烈属 补录 一 天津市忠烈祠1945年底办理情形及筹建计划 二 天津市忠烈祠第一次人祠忠烈生平事迹补 三 在津调查后函送外地人祠的部分抗战忠烈生平事迹 四 天津市忠烈祠第一次人祠典礼各界敬献挽联挽诗匾额 五 天津市政府社会局呈报第一次人祀忠烈简明事迹录 六 天津市忠烈祠第二次入祠忠烈生平事迹补 七 内政部改弦更张不切实际天津市坚执前议虚与委蛇 八 天津市忠烈祠第三次入祠者 后记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