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条形条码: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天添网自营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商品编号:751532560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1 17:17:00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王春永创作的《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 60条心理法则)》告诉你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大人很不 相同,他们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 家长耐心地引导。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去 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给孩子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 。要帮助孩子,家长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待孩子 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 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 的难关。


作者介绍



王春永,70年代生人,现居深圳,出版有:《博弈论的诡计》,《活得轻松的心理法则》,《教子有方》等图书。


目 录



有问题孩子,就有问题父母 1 自我效能感:为什么孩子会觉得学习太难? 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任务太难才使孩子失去信心,而是因为他们缺乏信心才觉得学习太难。 2 延迟满足:为什么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如果父母习惯于“实时满足”孩子,他就难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耐性也就无法培养起来。 3 钟摆效应:经常发脾气不是孩子的“错” 逃避冲突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只有清晰坚定的要求,加上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制止他的行为。 4 淬火效应:“挫折教育”≠“挫折体验” 很多人对挫折教育有一个误解,认为挫折教育就是为孩子人为地制作挫折,然后让他习惯挫折。 5 德韦克实验:不要夸孩子聪明,要夸孩子能干 被赞赏聪明的孩子以成绩为目标,而被赞赏努力的孩子则以学习为目标。 6 情绪记忆:要不要鼓励孩子写日记? 把日记当成情绪载体的时候,注意不要沉溺其中。 7 跨栏定律: “土肥圆”也有春天 每个人都有某方面弱点,都有个人的自卑感,这并不见得不好。 8 蛋壳效应: 孩子的敏感是因为自尊心太强吗? 有不少父母容易把心理健康和思想问题混淆,把孩子的脆弱和保守认为是不勇敢、逃避。 9 萨盖定律: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真的有效吗? 家里所有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一致,并注意减少矛盾,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10示弱效应: 孩子依赖性太强怎么办? 在生活中,如果看到父母向孩子“示弱”,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力比“示威”还要大。不做“填鸭式”家长,也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11 7±2效应:孩子上课不爱做笔记怎么办? 只有听懂了课,记下来的笔记才会有意义。 12 饥饿教育法: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稍微用一点心,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做引子,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引燃”其实并不难。 13 聚光灯模型:应该放纵孩子看卡通片吗? 孩子的大脑还没完全发育成熟,他为了专注要费很大的力气。 14 瓦拉赫效应:为什么孩子会偏科? 学习不仅仅是一场智商的较量,更多的是情商的较量,学会与不喜欢的老师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15 读写困难:一种无法预知的学习障碍 读写困难跟脑部运作有关,不是由智商或学习态度引起的。 16 心理张力:强制孩子读书,“悦读”变“苦读” 读书并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家庭休闲和相处的环节。 17 易感效应:为什么孩子会反复看一本书? 重复读一本书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行为,可能是源于人们天生的好奇心理。 18 朗读记忆:上早读课对记忆有没有帮助? 如果把大量的内容一齐朗读,可能效果不如朗读其中的重点。 19 低效能学习:幼儿过早识字有意义吗? 4岁的孩子会认汉字和数字,随时可应成人的要求而反应正确,就被视为聪明,其实这只是一种表现的能力,与智力无关。 20 书法教育:心手相通,练字即练心 用手书写时,手指的运动能激活大脑中涉及思考、记忆和语言等很大部分区域。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比每次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 21 茱莉亚效应:太重视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不好? 考试得第一名的孩子,综合能力并不一定是最强的。 22 测试效应: “题海战术”到底有没有效果? 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变了味的考试,就抹杀了考试本身的意义。 23 克拉克现象:孩子总是临场发挥失常怎么办? 学生考试和任何竞赛类活动一样,光想赢的未必赢,不怕输的反而不输。 24 动机拥挤效应:发奖金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 虽然钓鱼奖励可以让孩子更努力地念书,但是也有不良副作用。 25 间隔学习法:用追女孩的方法来备考 不要害怕遗忘,因为遗忘是学习的朋友。 26 普雷马克原理:怎样让孩子主动写作业? 很多孩子不愿意主动做作业,最大的原因是他有更喜欢的活动。 27 橡皮综合症: 不唠叨也能对付“马虎大王” 面对马虎这个问题,仅仅靠提醒孩子“多注意、仔细一些”,是无济于事的。 28 遗忘曲线: 在刚要开始忘记的时候去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不能认为隔几个小时复习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 29 感官协同效应: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时尽量多使用几种感官——用眼、用口又用手,这对学习是很有效的。 30 高原现象:孩子成绩时好时坏是因为不用功吗? 克服“高原现象”,最核心的策略是要改进学习方法。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怒吼也无法“驾驶”孩子 31 K.I.C.K原则: 孩子哭闹时为什么不要大声训斥? 之所以强调心平气和,是要让孩子知道,他不是因为大人的愤怒而受罚,而是因为违反了规则。 32 欧佛斯托原则:孩子太固执怎么办? 父母的提议……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