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我国养驴历史悠久,驴品种和产业资源丰富。在传统的养殖业中,驴作为役用家畜,对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书介绍了靠前驴业研究的新技术、新内容,重点突出介绍了养驴生产中的实用技术和一些关键技术,对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养驴场和养驴户、对从事畜牧生产和研究工作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陈静波博士,研究员,自1982年起在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和新疆畜牧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等职务,目前兼任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动物繁殖学会常任理事,全国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还任《草食家畜》杂志主编,《黄牛杂志》、《黑龙江动物繁殖》杂志编委等。从事畜牧行业40年,长期深入生产科研一线,主要开展了动物繁殖育种方面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其中1986年11月—1988年5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修,1997年5月—1998年8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新西兰农牧研究院从事合作研究。多次出国参加学术交流和考察访问。在家畜繁殖改良及有关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造诣较深并熟悉畜牧生产。开展了驴的繁殖直肠检查、B超诊断、同期发情等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从事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遍及南北疆。领导的团队在马和驴的新鲜精液生产和保存,细管精液制作和使用,胚胎移植等方面取得突破,率先获得了马和驴胚胎移植的后代。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在国内外撰写和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业书多本。多年的工作,作为主要贡献人完成的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两次。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和2000年先后获自治区优秀专业工作者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1994年被评为乌鲁木齐市优秀青年;1995年被评为全国引智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新疆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受到表彰;2003年被评为乌市劳动模范。2004年获乌市优秀专业工作者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全国奶业学者称号。2012年获得自治区政府开发建设新疆奖章,2013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奖(名列第一)。目前陈静波研究员仍在畜牧行业耕耘,为畜牧产业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目 录
暂无目录,敬请期待!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