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教育的100种语言——丹麦教育见闻》由教育名家李镇西在丹麦访学的日记结集而成,详细记录了作者两次到丹麦学习和考察的见闻和感受,涉及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升学选择、中丹教育的不同等多方面的主题,为我们全方位揭开了丹麦学校教育的面纱。作者还特别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每一节课的课堂笔记,特意保留了有关丹麦社会和自然景物的记叙和描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既能感受丹麦教育的自由、平等、民主、个性、开放,又能领略丹麦恬淡明丽的自然风光。 书中没有晦涩深奥的教育理论,但深入浅出的教育哲思比比皆是,诸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考试上,教育就没意思了”、只有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才能培养出幸福的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他们用这一百种语言去发现并表达世界”、“学校应该是孩子从家庭出来后另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等等,读来如沐春风,深受教益。
作者介绍
李镇西,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1982年2月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供职于四川省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和成都武侯实验中学。长期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曾短暂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目 录
自序 原来丹麦不仅仅有安徒生 _ 1 Part 1 初访丹麦 朦朦胧胧,我就这样走进了童话王国 _ 3 “我心里依然住着一个孩子” _ 7 “在丹麦,老师站在讲台上不代表他就是权威” _ 15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考试上,教育就没意思了” _ 19 如果孩子受伤了,家长会对老师说“这是我孩子不小心发生的” _ 25 所有读过安徒生童话的人,都是他的孩子 _ 30 “请问,丹麦的学校允许体罚学生吗?” _ 34 “丹麦是一个女权社会,女人在社会上地位很高” _ 42 丹麦人害怕过度强调安全而束缚儿童手脚,影响他们的创造力 _ 47 我们在丹麦体验了一次示威游行 _ 51 今夜星光灿烂 _ 60 “让童年本身具有价值” _ 69 我第一次在童话剧里当上了“国王” _ 75 观摩孩子们的“幻想之旅”童话剧演出 _ 83 从“梦幻之旅”回到童年 _ 88 我亲手做了一个毛茸茸的兔子 _ 94 只有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才能培养出幸福的人 _ 99 “领导要有一个唱反调的人” _ 104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_ 109 一个500多万人的国家,却有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_ 113 彼此的欢声笑语将成为珍贵的记忆而温暖我们未来的日子 _ 121 Part 2 再访丹麦 《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说真话的小男孩,就是安徒生自己 _ 131 “无论是读职业学校,还是读高中将来读大学,都是孩子自己决定……” ——访斯莱特学校(上) _ 139 “培养公民,就是一个教育者最大的自豪!” ——访斯莱特学校(中) _ 149 “学生脸上充满微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访斯莱特学校(下) _ 157 丹麦的“青年中学”是什么样的学校? _ 170 幼儿园明明就没有“学业”,何来“毕业”? _ 178 “当我给孩子讲故事时,我就回到了孩童时代,走进了孩子的世界” _ 185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他们用这一百种语言去发现并表达世界” _ 194 “学校应该是孩子从家庭出来后另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 _ 203 自由,是人类飞翔的翅膀 _ 210 代后记 在丹麦,我眼中的李镇西老师 _ 231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