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童庆炳(1936—2015),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北京市劳动模范(1984、2004)、全国模范教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童庆炳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掌教鞭60载,终生奉行用生命教学、以生命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其教泽宏、深、远。本书精选了童庆炳的教育思想随笔,立体呈现了其丰富的教育思想。
作者介绍
吴子林,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中西文论识略》等专著。
目 录
序 一 教育改革新思维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003 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 014 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019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忽视中国经验 028 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038 回到原典 ——就文艺学教材编写问题访谈童庆炳先生 041 二 教学的艺术 我的“节日” 057 教师的生命投入 062 讲课: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的交叉 066 教学日志两则 069 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073 三 学习的智慧 积累·体验·对话 081 课内与课外 ——我的语文学习之路 089 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 ——新概念作文大奖赛的启示 093 从听和看说起 096 治学小言 ——优良学风存在于过程中 099 读书与行路 105 大学生应构建的“三个世界”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迎新会上的讲话 108 四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启功先生 ——治学为师的楷模 115 钟敬文教授的“认真” 121 为人治学的楷模 ——在郭预衡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 124 做“四有老师”,为党和人民培育英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校党课上的演讲 128 五 审美人生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143 谈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 156 人生七十感言 164 附 录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设计思路与框架 173 童庆炳:作为教育家的文艺理论家 211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