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班门》的结构,一直以“门”为界,“门内”向大师致敬、学艺;“门”是作品,是“手艺”本身,是“匠心营造”;“门外”是后生的操练与游历。这个结构让我们有了扎实的组稿方法,让《班门》安稳地走到今天。 但是,我们决定在第三辑的最后一期做起实验,打破以往的“门内”“门”“门外”的三块结构。当你翻开目录,你会发现支撑新主题的一个全新结构,让读者以全然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稿件的内容。 本期主题是“性”,指的是建筑师或艺术家的人与作品呈现出的性质、风格、感觉。它是建筑材料、形式及气质在设计中融合为建筑体之后,给人的综合感受。这种“性”,也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存在。本期我们一共选择了8个关键词:紧缩、延展、坚硬、柔软、混浊、通透、干涩和温润。它们分别对应八位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性质,并按照一种对比关系将他们分成四组。 这8个关键词,就像是《班门》的大门旁边,点燃了几盏引你入胜境的灯。让你有兴趣推开门,然后在建筑、艺术、设计的领域,寻找更丰富的创造力王国。
目 录
紧缩 赋予音乐以生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 文:希拉里·杜普蕾 / 皮尔斯·杜普蕾 延展 在89°之外:扎哈·哈迪德 文:亚伦·贝斯基 坚硬 黑泽明:顽固到底 文:黑泽明 柔软 不妥协的曲面:弗兰克·盖里 文:保罗·戈德伯格 混浊 血肉成山:混浊与真实 文:田汉平 通透 梦想与根:百年贝聿铭 文:灰土豆 干涩 丑态百出的罗丹呀! 文:刘静 温润 自然是一种情感: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文:汪坦 纸上博物馆 建筑·未完成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