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条形条码:
中医眼科学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中医眼科学
商品编号:Z29714023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1 16:21:27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五章,分为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为眼科学基础知识介绍;各论为眼科疾病;附录为常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防盲治盲、眼科相关正常值、方剂索引等。全书主要介绍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选材上尽量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汲取当代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新经验。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紧紧抓住眼科的特点,对在基础课中讲述过的知识,不再进行系统介绍。对每一个疾病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理等进行编写。


作者介绍



彭清华,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主要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眼科分会副主委等。


目 录



总论 第一章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3第一节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 / 3 一、 早期非医学史料中散在眼及眼病的记载 / 3 二、 秦汉时代医学著作对眼科知识的描述 / 4 第二节奠基时期(隋代—唐代) / 4 一、 医学分科教育 / 4 二、 眼科专著问世 / 4 三、 重要医籍中的眼科论述 / 5 第三节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 5 一、 眼科的设立 / 5 二、 眼科基本理论的创立 / 5 三、 眼科治疗方法及药物不断丰富 / 6 第四节兴盛时期(明代—清代鸦片战争之前) / 6 一、 中医眼科学专著大量涌现 / 6 二、 中医眼科学理论与临床得到充实 / 7 第五节衰落与复兴时期(清代鸦片战争以后至今) / 7 一、 中医眼科学发展停滞衰落 / 7 二、 中医眼科学蓬勃发展 / 7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9第一节眼球的解剖和生理 / 9 一、 眼球壁 / 9 二、 眼内容物 / 15 第二节视路 / 17 一、 视神经 / 18 二、 视交叉 / 18 三、 视束 / 19 四、 外侧膝状体 / 19 五、 视放射 / 19 六、 视皮质 / 19 第三节眼部血液供给和神经支配 / 20 一、 血液供给 / 20 二、 神经支配 / 21 第四节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 22 一、 眼睑 / 22 二、 结膜 / 24 三、 泪器 / 24 四、 眼外肌 / 25 五、 眼眶 / 26 第五节中医对眼解剖和生理的认识 / 27 一、 眼珠 / 27 二、 胞睑 / 29 三、 两眦 / 29 四、 泪泉、泪窍 / 29 五、 眼带 / 29 六、 目眶 / 29 附: 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见表22 / 30第三章眼与脏腑经络的生理关系31第一节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 31 一、 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 31 二、 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 / 33 第二节眼与经络的关系 / 34 一、 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 35 二、 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 36 三、 眼与经别及经筋的关系 / 37 第三节中医眼科学说 / 38 一、 五轮学说 / 38 二、 八廓学说 / 39 三、 玄府学说 / 39第四章眼病病因病机41第一节病因 / 41 一、 六淫 / 41 二、 疠气 / 43 三、 七情内伤 / 43 四、 饮食失宜 / 43 五、 劳倦过度 / 43 六、 眼部外伤 / 43 七、 先天与衰老 / 44 八、 其他因素 / 44 第二节病机 / 44 一、 脏腑功能失调 / 44 二、 气血功能失调 / 46 三、 津液代谢失调 / 47 四、 经络功能失调 / 47 五、 玄府不利 / 47第五章眼科诊法48第一节眼科四诊 / 48 一、 望诊 / 48 二、 闻诊 / 50 三、 问诊 / 50 四、 切诊 / 51 第二节眼科常用辨证方法 / 52 一、 辨外障与内障 / 52 二、 五轮辨证法 / 52 三、 辨眼科常见症状与体征 / 56 第三节眼科检查 / 58 一、 视功能检查 / 59 二、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 62 三、 眼压检查 / 63 四、 眼底检查 / 64 五、 眼球突出度检查 / 66 六、 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 / 66 七、 双眼视觉功能测定 / 67 八、 前房角检查 / 68 九、 角膜内皮细胞镜检查 / 68 十、 视觉电生理检查 / 69 十一、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 70 附: 眼底自发荧光检查 / 71 十二、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 71 十三、 眼科影像学检查 / 72第六章眼科治疗概要74第一节眼科常用内治法 / 74 一、 祛风清热法 / 74 二、 泻火解毒法 / 75 三、 利水祛湿法 / 75 四、 止血法 / 75 五、 活血化瘀法 / 75 六、 活血利水法 / 76 七、 疏肝理气法 / 76 八、 补益气血法 / 76 九、 补益肝肾法 / 76 十、 滋阴降火法 / 77 十一、 软坚散结法 / 77 十二、 退翳明目法 / 77 第二节眼科外治法 / 77 一、 传统外治法 / 77 二、 常用外治法 / 79 第三节眼科针灸治疗 / 83 一、 眼科常用穴位 / 83 二、 眼科针灸方法 / 84 附1: 眼科推拿疗法 / 85 附2: 刮痧疗法 / 86 第四节眼科激光治疗 / 86 一、 YAG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86 二、 氩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87 三、 准分子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87 四、 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88 五、 光动力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88 六、 577nm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88 七、 飞秒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89第七章眼病的调护与预防90第一节眼病的调护 / 90 一、 医护合作,辨病施护 / 90 二、 根据病情,合理休养 / 91 三、 调畅情志,保养脏腑 / 91 四、 饮食宜忌,视证酌定 / 91 五、 煎服药物,注意方法 / 91 六、 手术前后,护理得法 / 92 第二节眼病的预防 / 92 一、 未病先防,防患未然 / 92 二、 既病防变,防微杜渐 / 94 三、 愈后防复,防范始终 / 94 附: 眼保健操 / 94 各论 第八章胞睑疾病97第一节针眼 / 97 附: 眼丹 / 99 第二节胞生痰核 / 100 第三节风赤疮痍 / 101 第四节睑弦赤烂 / 103 第五节上胞下垂 / 105 第六节胞轮振跳 / 107 附: 椒疮 / 108 第七节目 / 110 附: 睑板腺功能障碍 / 111第九章两眦疾病113第一节流泪症 / 113 第二节漏睛 / 115 第三节漏睛疮 / 117第十章白睛疾病119第一节风热赤眼 / 119 附: 脓漏眼 / 121 第二节天行赤眼 / 122 附: 天行赤眼暴翳 / 124 第三节时复目痒 / 125 第四节白涩症 / 127 第五节胬肉攀睛 / 129 第六节金疳 / 131 第七节火疳 / 132 附: 白睛溢血 / 135第十一章黑睛疾病137第一节聚星障 / 138 第二节花翳白陷 / 140 第三节湿翳 / 142 第四节凝脂翳 / 145 第五节混睛障 / 148 附: 宿翳 / 150第十二章瞳神疾病152第一节瞳神紧小、瞳神干缺 / 153 附: 葡萄膜炎的病因及类型 / 157 第二节五风内障 / 157 一、 绿风内障 / 158 二、 青风内障 / 161 附: 青光眼的分类及治疗 / 164 第三节晶珠内障 / 166 附: 白内障的分类、术前检查及主要手术方法 / 168 第四节云雾移睛 / 169 第五节血溢神膏 / 172 第六节暴盲 / 174 一、 络阻暴盲 / 174 二、 络瘀暴盲 / 177 三、 络损暴盲 / 179 四、 目系暴盲 / 180 第七节视衣脱离 / 183 第八节消渴内障 / 185 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分期标准 / 188 第九节视瞻有色 / 189 第十节视瞻昏渺 / 191 附: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临床诊断标准 / 194 第十一节高风内障 / 195 第十二节青盲 / 197第十三章目眶疾病200第一节眉棱骨痛 / 200 第二节突起睛高 / 202 第三节鹘眼凝睛 / 204 第四节目眶瘕瘤 / 206第十四章外伤眼病209第一节异物入目 / 209 第二节撞击伤目 / 211 第三节真睛破损 / 213 第四节酸碱伤目 / 215 第五节辐射伤目 / 217 第六节热烫伤目 / 219第十五章其他眼病221第一节近视 / 221 第二节远视 / 223 附1: 老视 / 224 附2: 屈光的检查与治疗 / 225 第三节目倦 / 226 第四节通睛 / 228 第五节风牵偏视 / 229 附: 弱视 / 231 附录 一、 常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 237 二、 防盲治盲 / 244 三、 眼科相关正常值 / 247 四、 方剂名录 / 249主要参考文献256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