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平台经济早已成为主流的经济模式,然而,平台如何才能得以善治? 我们如何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平台上? 我们去网易云、iTunes等数字音乐平台听音乐,去腾讯、YouTube、爱奇艺等视频平台观剧,去电商平台购物,去微信、微博、脸书等社交平台交流,去猎聘、智联等人才招聘网站查询职位、发布简历……数字化使得平台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模式。 但我们能否“诗意地栖居”在这些平台上呢?从目前来看,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想象和想象不到的虚假和问题。如何设计声誉机制、价格结构,以监管劣质产品与欺诈行为?如何、公平、地使用大数据,以实现平台的优化?如何使社交关系成为平台交易的重要支撑?支付机制如何影响平台竞争?如何建立一个整体、动态、强壮的平台系统?企业和政府如何实现对平台的双重监管?…… 平台治理已成为平台经济的核心和。王勇、戎珂著的《平台治理(在线市场的设计运营与监管)(精)》集多年研究之力,集中探讨了平台治理问题。他们从交易平台(在线市场)的前生今世出发,具体考察平台企业如何运用多种手段来运营和治理在线市场,包括价格手段、定价方式、声誉机制、数据监控、支付机制、建设、社交资源整合等诸多方面。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政府监管在在线市场的运行以及平台企业之间的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介绍
王勇,清华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研究领域: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理论等。主讲课程:博弈论基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管理经济学等。 戎珂,剑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导、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业、创新生态和平台经济。在英国学习工作近十年,曾任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博导和高级讲师,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目 录
推荐序一 石涌江 推荐序二 陈威如 导语 平台栖居 第一部分 平台起源 第一章 交易机制的演进——从赶集到淘宝 直接交易 间接交易 平台交易 第二章 从单边市场到多边市场 单边市场的特征 多边市场的特征 多边市场的线上化 多边市场对单边市场的冲击 第三章 从产品战略到平台战略 产品战略面临调整 如何打造平台战略 第二部分 平台运营与治理 第四章 价格结构及调整 “羊毛”出在“猪”身上 双向收费与动态调整 第五章 动态定价的效率与公平 动态定价策略 动态定价的性 动态定价与交易公平性 从公平博弈看“动态定价”的“非动态” 非价格机制的运用 第六章 网络声誉机制 平台声誉机制的特殊性 平台治理中声誉机制的作用 平台声誉的操纵 平台的声誉管理模式 平台声誉机制的改进 第七章 大数据的智能监控 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 信息反馈与声誉管理 防范交易风险 大数据治理的局限 第三部分 平台 第八章 平台体系 平台的概念 平台系统的动态模式 ARM如何培养在中国的体系 基于地理位置的平台发展 平台的治理 第九章 如何借助社交关系支持在线市场的交易 阿里为何总想发展社交 社交关系支持在线交易的作用机制 基于社交关系产生的“信任经济” 平台引入社交关系的策略选择 第十章 支付机制的功能与影响 从传统支付到移动支付 eBay的失败和淘宝的成功 8848的失败和京东的成功 苹果公司为何限制App打赏支付 无现金社会与数字货币 第四部分 平台竞争与规制 第十一章 平台之间的竞争 竞争方式 竞争结果 第十二章 平台的私人监管 平台私人监管手段 平台私人监管的局限性 平台监管无执法权 第十三章 政府的公共监管 政府对商品类交易平台的监管 政府对服务类交易平台的监管 政府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管 第十四章 政府的公共政策 企业不正当行为的界定 反垄断需要创新 对不正当竞争的监管 对公共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