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将和钟启泉的两本经典著作《课程的逻辑》,《教育的挑战》组成一个系列——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改革展望。内容将关注:核心素养,脑科学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并展望学校教育的改革。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学科教学的发展及其课题;从学习科学看“有效学习”的本质与课题;脑科学为学校教育的转型提供理论基石等。
作者介绍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召集人)、*****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著有《核心素养十讲》、《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发展》、《读懂课堂》、《课堂研究》、《课堂转型》、《课堂革命》、《班级经营》等。
目 录
引言 瞄准学校变革的重心 上编 核心素养与学习模型的研究 1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 一、核心素养的界定:课程发展的新阶段 二、把握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 三、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 四、表现性评价:21世纪型的学习评价 2 从学习科学看“有效学习”的本质与课题 ——透视课程理论发展的百年轨迹 一、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样式 二、活动学习理论与“有效学习”的模型 三、从“有效学习”模型引出的课程发展方略与教学设计原理 中编 “有效学习”:学校变革的主题 3 颠覆“常识”的新常识 ——学习科学为课堂转型提供实证依据与理论基石 一、学习科学研究带来了哪些新常识 二、“全员参与”的教学哲学与教学原则 4 “学的课程”:寻求学校课程的重建 一、“学的课程”的缘起及其分析框架 二、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 三、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组织设计 5 学科教学的发展及其课题 ——把握“学科素养”的一个视角 一、学科教学与“能力·素养”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科教学的诉求与特质 三、学科群:把握“学科素养”的一个视角 6 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 ——网络时代教材研究的课题与展望 一、教材的概念与教材研究的视点 二、教材的演进与“实践共同体”的建构 7 “练习”的再认识:批判与辩护 一、练习的概念 二、练习的复权 三、练习的法则 四、练习的开发 8 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一套概念装置 二、人性化课程评价:一幅改革愿景 三、人性化课程评价:一种质性描述 四、人性化课程评价:一场文化变革 下编 教师教育:寻求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 9 凯洛夫教育学批判 ——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 一、凯洛夫教育学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本质特征 二、“文化一历史学派”的崛起与凯洛夫教育学批判的意义 1O 维果茨基学派儿童学研究述评 一、维果茨基的“发展一教育论” 二、维果茨基学派儿童学研究的发展 三、维果茨基学派儿童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11 教学实践模式与教师的实践思维 ——兼评“特殊教学认识论” 一、教学实践模式的演进: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 二、社会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模式下教师实践思维的意义、特征与课题 12 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 ——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 一、教育家的成长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 二、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奠定基石 原出处一览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