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学习是不是一件苦差事?孩子的答案取决于父母怎么养孩子:一种是强求孩子“无质量的勤奋”,一种是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玩耍”。成功的家教属于那些花匠型的父母,他们走的是一条慢热型教育的路,是一条快乐与求职兼得的教育之路。正如一句名言所讲:教的诀窍是不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而等他们意识到的时候“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作者在美国亲眼目睹许多美国学生虽不善于考试,却能在实验室想出新点子,干实事能游刃有余。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作者反省了中国的传统学习观,开始潜心研究儿童学习心理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并与妻子摸索出一套实用的育儿方法,实现了把求知“包装”成生活的乐趣,去“诱惑”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在如此环境下成长,作者的孩子成绩优异,却不是书呆子,不但赢得了美国高中生的科研大奖,被哈佛、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竞相录取,还荣获一小行星命名的殊荣,并在美国白宫受到总统接见。正是因为作者摒弃了中西方教育的弊病,同时又发扬了它们的亮点,成功践行出了一条不同于“虎妈”和“猫爸”的家教之道。
作者介绍
史文杰,198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物理系,赴美后获得德州A&M大学经济博士学位,曾就职于经济咨询行业,目前在美国一家500强企业从事互联网B2B开发和管理工作。
目 录
引子 太阳系小行星(28628号)史恺昇 1.12 年级,一个难以忘怀的学年! 2.父母真想“有所为”,先得“有所不为” 第一章 孩子学习的兴趣从哪里来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2.学习是不是一件苦差事 3.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哪里来? 4.快乐与学习,是否可以兼得 5.借“鸡和蛋”去引发思考 6.做到“延迟满足”,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章 怎样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7.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小招数 8.怎样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9.感受看不见的世界 10.用暗示激发创作欲 11.不管学什么,入门最关键 第三章 没有数学符号的数学课 12.明白道理比学会计算更重要 13.从背诵数学口诀表说起 14.没有数学符号的数学课 15.不怕学得高深,就怕学得生硬 16.勤奋的人有时也会被辜负 第四章 科学思维是如何养成的 17.游戏背后的套路 18.电子游戏与计算机程序 19.一场关于编程的“恶作剧” 20.科学思维是如何养成的 21.从“吃药打针”中体验科学精神 22.学一种“防忽悠”的质疑方法 第五章 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 23.处理棘手的“抄作业”风波 24.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 25.助人也会利己 26.学做明智的取舍 第六章 挑战自身的极限 27.运动不只是健体 28.挑战自身的极限 29.“起得早、跑得快”不如“走得远” 30.三次远行,三种感受 31.探亲和旅行 第七章 暑假怎么过才不会荒废时光 32.吸取童子军的正能量 33.暑假怎么过才不会荒废时光 34.音乐节夏令营 35.斯坦福大学数学夏令营(SUMaC) 36.初次体验大学生活 第八章 美国学生其实不轻松 37.美国小学也有提高班 38.美国初中的特点 39.美国学生其实不轻松 40.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41.义工俱乐部 42.数学俱乐部 43.“科学碗”俱乐部 第九章 参加奥数比赛的前前后后 44.适时松手,才不会折断翅膀 45.参加奥数比赛的前前后后 46.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十章 做研霸一波三折的起步 47.攻克AP课程的难关 48.参加美国SAT考试 49.何必争当考霸 50.做研霸一波三折的起步 51.幸运地加入大学研究团队 第十一章 摘得“美国西门子科学奖”大赛桂冠 52.瞄准“美国西门子科学奖 53.决赛前的准备 54.一场模拟答辩赛 55.摘得“美国西门子科学奖”大赛桂冠 56.晋级“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决赛 57.受邀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 第十二章 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58.专注自己的长板 59.偶像的力量 60.善做“不紧迫却很重要”的事 61.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第十三章 打造真实亮丽的申请文本 62.敲开名校大门必备的功课 63.讲好你的故事 64.打造真实亮眼的申请文书 65.申请美国大学的文书范例 66.斯坦福大学补充申请文书 67.哈佛大学补充申请文书 68.麻省理工学院补充申请文书 第十四章 斯坦福的校园生活 69.哈佛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70.面对三所名校的选择 71.斯坦福的校园生活 72.参加国际机器人和自动化会议 73.在谷歌实习 第十五章 父母应该站得高,看得远 74.家庭教育,从起名字开始 75.怎么教是一门大学问 76.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 77.美式放养与中式圈养 78.别让孩子累垮了 79.如何看待学校排名 80.父母应该站得高,看得远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