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中央电视台首档探索未来节目《未来架构师》自2017年7月播出后,让无数观众大呼过瘾。本书为央视独家授权图书,提供与节目互为补充的深度阅读。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第四次科技革命已汹涌而至,在近乎科幻的技术加持下,人类正朝“超人”“神人”进化。身为普罗大众,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科技这么近!人机交互到底能进化到何种程度?机器的智能又将达到哪种级别?人类社会是否会被机器掌控?科幻电影里的人机大战是否会发生?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25位在各大领域离未来最近的扛鼎级人物,表达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观点和态度,探讨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话题,用充满人性温度的讲述,剥开知识的冰冷外壳,让它走进我们的生活,推动人类未知的边界。
作者介绍
杨晓晖,(《未来架构师》节目制片人、图书主编)曾带领团队参与了“伊拉克战争”“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诸多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策划导演了《全球财经论坛》《人民币的立场》《美国财长鲍尔森企业家午餐会》《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女性领导力午餐会》《金融的品味——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午餐会》等一系列专业财经论坛和品牌活动。在央视的10多年间,完成了超过200位国家元首及全球知名企业家的专访,参与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专访国际政要,商界领袖,行业精英节目——《高端访问》的创刊,并原创了聚焦科学、科技、创新与想象力的电视脱口秀——《一人一世界》《未来架构师》。 陈伟鸿,(《未来架构师》节目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资深主持人,从业经历超过17年,是财经领域极具专业度和符号感的主持人。除了周播的《对话》,还担任《CCTV3·15晚会》《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魅力中国城》《创业英雄汇》《未来架构师》等栏目主持,是“财富论坛”“互联网大会”等高端国际论坛的指定主持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佳节目主持人”“名主持人”,获2011年“金话筒奖”,获第七届“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2012年再获“金鹰奖最佳节目主持人奖”,曾作为优秀工作者代表在中央电视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大学邀请任客座教授,曾出版《惊鸿一瞥》。 梁怿,(《未来架构师》节目导演,图书副主编)曾参与“博鳌亚洲论坛”“98国际投资论坛”“央视财经论坛”“央视上市公司峰会”等大型活动的策划与报道,为特别节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布局体育大消费时代》,以及频道内刊《财经智库》、“思·想·汇系列高端财经人士餐会”、央视财经圆桌会议等节目和活动的主创。曾参与大型纪录片《北极,北极!》制作。近年来专注创新节目的研发,为《一人一世界》《未来架构师》主创。 李良,(《未来架构师》节目导演,图书副主编)曾参与央视“3·15晚会”“央视县域经济论坛”“央视财经论坛”“央视上市公司峰会”等大型活动的策划与报道,为《布局体育大消费时代》等特别节目主创。拥有十几年丰富的电视编导经验。近年来专注创新节目的研发,为《一人一世界》《未来架构师》主创。
目 录
第一篇 敢做不可能 我们5~10年后的未来生活将会被哪些脑洞大开的黑科技所改变?当那些看似神奇疯狂的想法再也不是科幻片中的想象,你还会说“未来已来”只是一句口号吗? 第1章 人机交互的新界面 ◆即将到来的柔性世界 刘自鸿 柔宇科技创始人、CEO ◆增强现实,让我们玩转虚实世界 廖春元 亮风堂联合创始人、CEO ◆未来汽车,连接人与空间的新载体 段建军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执行副总裁 ◆脑机接口,意念操控不再是科幻 米格尔·尼科莱利斯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巴西世界杯“机械战甲”发明者,脑机接口》作者 第2章 让机器听懂、看懂、读懂你 ◆智能语音,人机对话无障碍 胡郁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 ◆机器视觉,让计算机更懂你 赵勇 格灵深瞳创始人、CEO ◆未来我们可以有多懒 李志飞 出门问问创始人、CEO 第3章 你好,新物种 ◆人工智能,是入侵?还是加持? 王小川 搜狗CEO ◆机器人,可以给你温暖的陪伴 周剑 优必选创始人、CEO 第4章 无人,为更多人 ◆刷脸支付 无人超市,开启购物新体验 漆远 蚂蚁金服副总裁 ◆共享经济,给予就是得到 毛大庆 优客工场创始人、CEO ◆跟踪、共享、万物互联的新世界 吴军 计算机科学家、学者、投资人 第二篇 看见不可见 人之所以为人,我们在这个星球之所以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不断延续发展着,是源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我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对自身的认知,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对科技的理解,对未知领域的探求……这些科学精神的光芒指引我们不断向前。 第5章 立足大地,仰望星空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 霍金 著名物理学家 ◆下一站,火星 郑永春 国家天文台对外传播中心主任、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获得者 ◆让我带你一同翱翔蓝天 蔡俊 C919首飞机长 ◆从陆地到深海,去探寻地球之谜 周怀阳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首位搭乘“蛟龙号”下海的科学家 第6章 科学,那么近那么美 ◆数学,是无远弗届的 丘成桐 国际数学大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幸福,是探索未来的动力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第一人 ◆用正确的打开方式,看见科学之光 吴军 计算机科学家、学者、投资人 ◆科学≠科技,科学是更深沉的力量 鲁白 著名神经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科学与艺术,终将在山顶重逢 王国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研究员、科学传播领域前沿工作者 第三篇 敢未 来 每一个新奇的想法,每一项创新的发明,都是源自我们内心的执着——对历史的致敬、对人类的大爱。未来,从来都不是,从来不是茫然的征途,它是我们走过的路的延伸,它是一代又一代人对那一份“初心”的不懈追寻、它是执着开创的美好…… 第7章 每个人都是未来架构师 ◆“90后”的未来力:人机交互“新魔法” 张洋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生,用一瓶喷雾让所有介质变成可触控的屏幕 ◆“90后”的未来力:做有温度的高科技 肯尼思·篠塚 哈佛大学学生,发明防止阿尔兹海默症病人走失的监测器 ◆“90后”的未来力:设计改变世界 范石钟 湖南大学研究生,“消防滑梯”和“新型消防车”等作品设计者,揽获全球120多项设计大奖 第8章 看得见多远的历史,就看得见多远的未来 ◆倾尽半生只为梦回圆明园 郭黛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人类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 尤瓦尔·赫拉利 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