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分九章,依次介绍了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的研究背景与内容、目标与意义、方法与路径,梳理了与研究型教学相近的教学,从学生视角、教师视角、数学视角、思维教学视角分别论述了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依据,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构建了研究型教学的基本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模型和教学模式,选取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正余弦定理的发现之旅”三个代表性、典型性强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研究,并在案例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和“ADE”设计模型进行修正,明确了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条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就该教学模式与设计模型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影响进行检验,反思与展望研究结果。 本书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性、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提升教学设计水平提供了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概念框架”和“技术路线图”,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与平台。 本书适合于中学数学教师、各类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阅读。
作者介绍
李昌官,男,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书记,浙江省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代表性著作《寻找数学内在的力量》;主编、副主编或参编的各种教学用书20多本;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完成的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多次获奖。
目 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第一节 教学设计述评 一、设计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模型 第二节 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述评 一、“讲解—接受”型教学模式 二、“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 第三节 高中数学“引导—探究”型教学述评 一、“引导—探究”型教学一般理论 二、“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 第四节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的提出 一、数学“引导—探究”型教学理论的局限 二、数学“引导—探究”型教学兴衰的经验与教训 三、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应时而生 第三章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理据 第一节 学生视角 一、研究力的含义与价值 二、高中生作为研究者的可能性 三、高中生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 第二节 教师视角 一、作为数学知识再创造者的教师 二、作为学生研究指导者的教师 三、作为研究共同体创建者的教师 第三节 数学视角 一、作为思维体操的数学 二、作为结构化学科的数学 三、作为创造性活动的数学 四、作为人类精神瑰宝的数学 第四节 思维教学视角 一、教学目的 二、确定教学过程的依据 三、思维教学的基本环节 第四章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的构建 第一节 研究型教学基本理念 一、学习即研究 二、教学即研究指导 三、导研耦合 第二节 研究型教学设计原则 一、价值为先原则 二、研究为本原则 三、问题为重原则 四、操作为上原则 第三节 研究型教学设计模型 一、教学设计流程 二、前期准备思维导图 三、中期开发思维导图 四、后期评估思维框架 第四节 研究型教学模式 一、自然地合理地提出问题 二、自然地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运用巩固、内化迁移 四、自然地合理地拓展问题 第五章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况 一、案例研究的目标 二、案例研究样本的选取 三、案例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第二节 案例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研究型教学 一、教学设计前期准备 二、学习目标及其设计说明 三、教学过程及其设计说明 四、结论与反思 第三节 案例二:“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研究型教学 一、教学设计前期准备 二、学习目标及其设计说明 三、教学过程及其设计说明 四、结论与反思 第四节 案例三:“正余弦定理的发现之旅”研究型教学 一、教学设计前期准备 二、学习目标及其设计说明 三、教学过程及其设计说明 四、结论与反思 第五节 教师的研究型教学实践 一、教师研究型教学实践概况 二、教师对ADE设计模型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总体评价 三、教师对ADE设计模型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修正建议 第六章 高中数学ADE设计模型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修正 第一节 高中数学ADE设计模型修正 一、学习目标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二、学习过程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三、学习指导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四、学习评价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第二节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模式修正 一、呈现背景,提出问题 二、联想激活,寻求方法 三、提出猜想,验证猜想 四、运用新知,巩固内化 五、回顾反思,拓展问题 第七章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 第一节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实施条件 一、教学内部条件 二、教学外部条件 第二节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适用范围 一、教学内容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生层面 第三节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注意事项 一、ADE设计模型使用注意事项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使用注意事项 第八章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使用效果分析 第一节 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同课教学设计 一、原生态下的“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二、“曲线与方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 三、“曲线与方程”研究型教学设计的优化 第二节 三个教学设计之比较 一、分析比较的指导思想 二、分析比较的内容 三、分析比较所得材料与数据 四、分析比较所得的结论 第三节 教师使用效果调查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二、调查数据与结论 第四节 研究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调查 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研究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正余弦定理的发现之旅”研究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九章 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果与反思 一、研究结果及其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反思与体会 三、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继续深化、完善与推广 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品牌 附录A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 附录B 为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而教 附录C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解析几何起始课 附录D “简单内容”该如何教 附录E 创建作为教育数学的解析几何 附录F 不分文理科背景下的数学高考 参考文献 索引一 中文人名索引 索引二 外文人名索引 索引三 名词索引 后记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