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感受幸福,也许是人类最强烈或者一意孤行想要追求的一种生活。 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工作、积累财富、经营婚姻、养育子女、健康饮食,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我们为了“未来的自己”能够在1秒钟、1分钟、1天或者10年之后享受从“现在的自己”这里继承下来的世界,而约束“现在的自己”做出牺牲。然而,“未来的自己”也常常会忘恩负义。是我们自己出问题了吗? 有“幸福教授”之称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告诉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预见未来,因此,人类也就有了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幸福感。但是,人类对未来自己的情感预期,往往和实际有很大的“预测偏差”。
作者介绍
丹尼尔·吉尔伯特,社会心理学家,在哈佛大学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幸福教授”,这是因为他领导着一个研究人类幸福本质的“社会认知与情感实验室”。他提出了“预测偏差理论”,被认为是世界上幸福研究领域的最具影响力和最权威的研究者之一,他的教研工作曾为他赢得众多奖项,其中包括由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青年心理学家杰出贡献奖”。2002年,他成为《个性与心理学杂志》评选出的“当代50位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3年,他的研究论文被《心理学探究》杂志评选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4部现代经典著作”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福布斯》《金钱》《纽约客》《华尔街日报》《今日心理学》等媒体上。
目 录
暂无目录,敬请期待!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