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范里、汪辰编著的《因你而变(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教育康复指导手册)》是一本给自闭症孩子家长、老师以及热衷于关心帮助自闭症群体的社会人士提供如何理解、如何支持孩子的实用性参考用书。本书制定了两种检索方式,一种是按照传统的内容板块编制目录,如第一章《遇见独一无二的你》谈到了如何去理解自闭症、如何进行诊断评估,各个章节的编制方便家长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出发,寻找问题;而另一种是按照人的生命成长线索出发,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力求为自闭症孩子构建一种生态化的支持体系。
目 录
第一章 遇见独一无二的你——诊断评估 1.对于自闭症,家长了解多少? 2.自闭症孩子都有哪些特征? 3.自闭症有哪些早期症状? 4.在筛查诊断的过程中有多种量表,它们的功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5.当第一次听到孩子有疑似或确诊自闭症后,该怎么办? 6.【误区】得知孩子是自闭症后,寻求的评估和诊断,是越多越好吗? 7.自闭症的发生率如何?相比于其他同龄儿童的成长有何不同的表现? 8.【误区】自闭症能治好吗? 9.国内外自闭症孩子的评定流程如何? 10.自闭谱系障碍包含哪些类型? 11.自闭症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是什么7 12.什么时候最适合告诉孩子他有自闭症? 13.生活中,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看待亲人的离世?第二章 与你同行,共融共生——融合支持 1.孩子在三岁以内,被确诊为自闭症,家长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发展? 2.在为孩子提供融合支持时,家长如何做好最本职的角色? 3.在为孩子提供融合支持时,家长如何利用和整合周边的社会资源? 4.到了入园年龄,孩子可以去哪里上学? 5.到了上学年龄,孩子接受融合教育的意义何在? 6.孩子入园后会对其他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吗? 7.【误区】普通孩子与自闭症孩子在一起,会受到影响吗? 8.《家长在得知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觉得很焦虑,该如何调整? 9.目前政府对自闭症孩子有哪些相关支持? 10.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建立与班级小伙伴之间的友谊? 11.孩子要上小学或初中了,去普通学校好还是去特殊学校好? 12.家长该如何选择适合自闭症孩子的学校? 13.孩子去普通学校上学,就读的条件和标准是什么? 14.孩子去普通学校上学的流程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5.因为孩子,家里出现争论、矛盾,该怎么办? 16.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同伴? 17.教师如何指导孩子获得同伴支持? 18.自闭症孩子是怎样学习的? 19.针对孩子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使用哪些教学策略? 20.教师如何认识自闭症孩子的评估,并用来指导教学? 21.教师在为自闭症孩子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时需要考虑什么? 22.普通孩子的家长可以为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做些什么? 23.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学习知识比习得生活自理能力重要吗? 24.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孩子可以被安置到哪里? 25.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26.如何提高自闭症孩子的生活自理与自我照料能力? 27.自闭症人士有工作的可能性吗?如何引导自闭症人士就业? 28.自闭症人士出现工作适应困难,如何应对? 29.如何帮助自闭症人士利用好社会资源,营造丰富的生活? 30.如何帮助自闭症人士进行财务管理? 31.自闭症人士离开学校后,需要关注哪些自身的权益保障? 32.外出旅行时,可以给自闭症人士哪些建议? 33.自闭症人士可以借鉴的就业方向有哪些?第三章 聆听“星”的声音 ——社交沟通 1.自闭症孩子常用的交流方式有哪些? 2.在家里如何评估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 3.孩子总是重复别人说的话,怎么办? 4.孩子说话没有音调或者语速过快,怎么办? 5.为什么有的孩子十几岁了都不会说话?有的只能说简单的字词,却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有的两三岁时会说话,长大了却不开口? 6.孩子总是对大人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怎么办? 7.和别人说话时,孩子总是看向别的地方,该怎么办? 8.提升孩子共同注意的简单方法有哪些? 9.孩子不会通过口语来表达需求,该怎么办? 10.在一日家庭生活中如何观察孩子的语言发展状况? 11.如何帮助孩子使用图片进行沟通? 12.孩子一点儿都不喜欢图片,甚至看到会撕掉,还能使用图片进行视觉沟通吗? 13.视觉提示系统是什么,该如何制作? 14.如何在家、学校等场所使用视觉提示? 15.【误区】使用替代形式的沟通会干扰孩子的语言发展吗? 16.家长如何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 17.如何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开展阅读? 18.如何将孩子的个人兴趣和优势加以利用? 19.家长在家庭语言康复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20.在家庭环境中,有哪些简单的方法能帮助孩子学习适当的表达? 21.自闭症孩子与人交往时需要的社交技能有哪些?第四章 换一种视角看行为——情绪行为 1.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看似不恰当的行为? 2.对于孩子出现的不恰当行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在家里,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该怎么办? 4.【误区】孩子出现了一些“刻板”动作,一定要消除吗? 5.当孩子……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