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这么近,但中国崛起的道路并不平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裂变,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在新常态中寻底,改革共识也难以凝聚。 《查尔斯河畔论中国崛起(精)》作者方晋利用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的机会,走访多位知名学者专家,结合自己多年的观察与思考,从政治、经济、历史等不同角度,提出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中国崛起的物质基础;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乃至引领全球治理变革,才能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重塑中占得先机,为中国崛起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介绍
方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理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经济学硕士、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已出版两部学术专著:《美国金融危机的六个问题》、《新兴经济体崛起:理论、影响和政策分析。合著《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获得2013年孙冶方经济学奖以及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
目 录
前言 论崛起 格雷厄姆·艾利森:“修昔底德陷阱”是 理解中美关系的最佳视角 文安立:中国能和平崛起,但应交好邻国 迈克尔·迈克尔罗伊:如果特朗普政府 退出气候合作,中国怎么办? 尼尔·弗格森:民粹主义、西方衰落与中国崛起 塔玛尔·赫尔佐格:南北美的差异不是殖民历史造成的 黄亚生:中印是龙象之争还是龟兔赛跑? 德怀特·珀肯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 考希克·巴苏:经济学家的责任 论美国 为什么很多美国华人支持特朗普? 特朗普的政策取向以及中国的应对 “特朗普与亚洲”研讨会侧记 沿着习主席的足迹访问美国艾奥瓦州 美国物价的高与低 在美国坐飞机的体验 论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激励搞对” 推进改革需补三个短板 像消灭僵尸一样消灭“僵尸企业” 货币政策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财政政策要在供给侧改革中发力 供给经济学的前世今生 推进供给侧改革,政府应避免“父爱主义” 推进改革需要树立榜样 明斯基如何分析中国股市 有意义的经济总量第一 经济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论开放 G20杭州峰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论民粹主义在全球的兴起 “一带一路”的成绩、问题与对策 西方文明或将再度亡于“蛮族”之手 面对TPP,请保持镇定 以双向开放实现“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 自由贸易打败了拿破仑 打不过中国,就加入中国 油价下跌与资源之赌 如何更有效地输出中华文化 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援助 不必再讳言和平崛起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动了谁的奶酪? 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在不在? “一战”百年祭 中国应以强者面目参与全球治理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