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将改革进行到底,《读懂中国改革》系列汇集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郑永年、夏斌、巴曙松、黄益平……深度解读当下经济社会与改革热点话题,带你精准把握政经时局大走势 未来经济走势是L型还是U型?增速下滑的底部在哪里?中国会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产阶级的焦虑如何解除? 中国正在走向大国崛起,但并不是表示前方是坦途。相反,供给侧改革、金融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实体经济、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小康……每一项改革都面临挑战。而每一个挑战都关乎我们的未来。 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郑永年、夏斌、巴曙松、黄益平……各路专家学者,聚焦当下改革热点,把脉时政局势,通过对社会经济新变化的深层思考,全面分析和展望改革新动能、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未来红利,以期让大家深入了解今日中国,把握未来走向,做出正确决策。
作者介绍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林毅夫,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目 录
序 中国仍是全世界经济的原动力 / 林毅夫 ·V 第一章 未来10年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何在 中国正在发生两个巨大变化 / 厉以宁·003 改革突围、创新突围 / 周其仁·012 中国经济需打赢三场硬仗 / 李稻葵·034 中国经济正在着陆过程中 / 夏斌·040 未来10年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何在 / 张明·048 第二章 怎样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怎样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厉以宁·063 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二选一 / 林毅夫·074 双重内涵决定双重推进 / 卢锋·080 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 高尚全·088 推动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 / 迟福林·099 清退僵尸企业是去杠杆的首选 / 黄益平·106 第三章 创新和实体经济最大的“对手”是谁 投机是创新和实体经济最大的“对手” / 刘世锦·113 中国投机资本的崛起及其后果 / 郑永年·116 壮大、做优、提升实体经济 / 李伟·122 不能因为大部分产业政策是失败的,就全盘否定 / 林毅夫·127 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 张俊伟·139 第四章 创新的两条中国路线 创新驱动和观念转变 / 厉以宁·165 创新的两条中国路线 / 周其仁·170 企业家必须从套利逐步转向创新 / 张维迎·181 中国式创新,可对德国和美国模式兼收并蓄 / 姚洋·188 “想法”的生产 / 周其仁·193 第五章 未来金融格局的四大变化 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与方向 / 李扬·203 未来金融格局的四大变化 / 李稻葵·208 严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黄益平·212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 巴曙松·221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优势在数字技术 / 黄益平·228 第六章 中国不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不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 刘世锦·237 中国跨越关口离不开金融改革 /黄益平·243 深入的工业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 姚洋·250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要求 / 迟福林·256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是什么? / 蔡昉·261 “软财富”是中等收入群体新的增长动力 /滕泰/张海冰·267 第七章 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为什么世界期待中国2017? / 郑永年·277 中国经济的六大新动能 / 刘世锦·284 以结构性改革释放转型新动力 / 迟福林·291 实现新旧产业更替是未来的改革着力点 / 黄益平·297 年轻创业者将如何改变企业家队伍 / 厉以宁·303 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 周其仁·307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