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专业治疗师的角度,通过一个个临床案例,帮家长分析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黄老师还根据不同状况的孩子设计了各种简单、有效的亲子互动小游戏,让爸妈们可以在玩乐中帮助孩子,提倡无压力的教养方式。
作者介绍
黄彦钧,著名职能治疗师,从事儿童职能治疗近十年,对儿童发育迟缓、自闭、多动、专注力下降、学习障碍、行为社交情绪异常、亲子教养等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 录
我也曾无法理解自己 / 1 爸妈先知道 / 4 第1部分 感觉调节 ◆触觉篇◆ 案例分享一 / 10 为什么孩子这个怕,那个不能忍?孩子讨厌碰触各种物体,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16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越早干预处理,孩子就越能快速改善, 他们的挫折忍受度就能随之提高,从而度过更愉快、更开阔的成长历程。 案例分享二 / 18 孩子有时拖拖拉拉,有时又迟钝地不会避开危险,爸妈怎么办? 案例分享三 / 22 为什么孩子看到什么都想摸摸看?孩子总喜欢咬指甲,怎么办? 爸妈请注意 / 26 比起反应过度、一心想改变孩子的家长,一味鼓励孩子多接触的家长也是不完全正确的。 爸妈一起来 / 27 促进触觉发展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32 别先急着教孩子,要让日常环境成为孩子感觉刺激的好教室。 特别收录 / 33 游戏模拟现场:刺激触觉发展的黏土游戏 ◆前庭觉篇◆ 案例分享一 / 38 孩子时常逃避新事物,爱哭、爱闹,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43 孩子的表现未必是天生注定的,很多情形是可以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整改变的。 案例分享二 / 46 为什么孩子不是多动症,却总是静不下来? 爸妈请注意 / 50 所有的感觉刺激都不要勉强,过犹不及。 爸妈一起来 / 50 促进前庭觉发展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55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必须先确认原因,之后再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这样教养会更加轻松。 ◆本体觉篇◆ 案例分享一 / 60 孩子常常肢体不协调,主动参与活动的意愿低,爸妈该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64 我曾经也是个不擅长运动及游戏的男孩。 案例分享二 / 66 为什么孩子爱打闹?为什么孩子精细动作做不好? 爸妈请注意 / 70 除了先天因素造成本体觉的调节、区辨能力不佳之外,不少孩子是后天刺激不足导致的。 爸妈一起来 / 71 促进本体觉发展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76 现在常见的情况是照顾者让孩子参与、锻炼的机会太少,孩子该做的,家长都帮孩子做了。 小补充 / 78 爸妈们还要警惕什么? 小补充 / 87 何为挫折忍受度? ◆姿势篇◆ 案例分享一 / 92 为什么孩子讲话不清楚,整张脸常是垮下来的? 第2部分运用能力 爸妈请注意 / 95 该如何加强脸部肌肉的锻炼? 案例分享二 /96 为什么孩子排斥投球动作,还常驼背、站不直? 案例分享三 / 100 为什么孩子作业没写多久,就喊手酸、手腕累,手指还常受伤? 爸妈请注意 / 103 该如何加强上肢肌肉的锻炼? 特别收录 / 105 游戏模拟现场:训练手部力量的黏土游戏 案例分享四 / 108 为什么孩子总是像趴趴熊一样坐着,站着时好像没骨头一样? 案例分享五 / 112 为什么孩子会驼背、挺肚子,没办法从躺姿直接起身? 爸妈请注意 / 115 该如何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 案例分享六 / 116 为什么孩子不擅长站立,常重心不稳难以久坐? 案例分享七 / 120 为什么孩子站没站相,走路会内八字? 案例分享八 / 124 为什么孩子时常脚酸、脚痛,甚至都讨厌走路了? 爸妈请注意 / 127 该如何加强下肢肌力的锻炼? 案例分享九 / 130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玩,且容易一失败就翻脸?这么难服侍,爸妈该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134 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分享,爸妈在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后,让家可以成为孩子充电、避风的港湾。 爸妈请注意 / 138 该如何改善全身肌肉低张的状况?爸妈请放心 / 139 肌肉低张的孩子,只要慢慢引导并给予耐心的锻炼,还是能够改变的! ◆感觉区辨篇◆ 案例分享一 / 144 为什么孩子喜欢到处摸来摸去,玩玩具又太用力? 爸妈请注意 / 148 如何促进触觉区辨能力的提升? 爸妈一起来 / 148 促进触觉区辨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案例分享二 / 150 为什么孩子时常跌倒,讨厌尝试新事物? 爸妈请注意 / 156 如何促进前庭-本体觉区辨能力的提升? 爸妈一起来 / 157 促进前庭觉区辨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爸妈一起来 / 160 促进本体觉区辨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164 你以为孩子发展迟缓或多动,但可能这只是感觉区辨不佳在作祟,影响他的生活及学习! ◆动作协调篇◆ 案例分享一 / 170 为什么孩子像没看见前方的人或物似的, 总是直接冲撞过去? 黄老师有话说 / 174 克服家庭固有教养观念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案例分享二 / 176 为什么孩子动作不太协调,面对新事物又懒得思考? 爸妈请注意 / 182 该如何促进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的提升? 爸妈一起来 / 184 促进动作协调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188 通过不断累积经验及接收足够的环境刺激,孩子才能够“随遇而安”! 小补充 / 190 “正常”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