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中,檀传宝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德育”这一虽妇孺皆知但是却常常雾里看花般令人迷惑的概念做了系统而严谨的定义,并以大量浅近文字梳理、解释,试图让初次接触者也能洞悉其深意、理解其价值。另外,本书对德育的诠释完全切近时代特色,关照现实问题,建言德育实践,努力填平学术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作者介绍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原理、教师伦理学、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教育等,主持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 截至2015年6月,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180余篇,出版《德育美学观》(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1999)、《教师伦理学专题》(2000、2010)、《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2012)等个人专著10部及诗文自选集《作为一棵风中的树》(2003、2009),主编、合著《公民教育引论》(2011)、《学校德育诊断案例研究》(2012)、《教师德育专业化读本》(2012)、《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要览》(2013)等著作20余部。著作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学术奖励。
目 录
|第一辑| 德育的概念与理念 德育之“育”——德育形态的分析 德育是什么——基本概念分析与德育实效的提高 立场、命题与操作——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理论 平常与伟大——欣赏型德育模式的责任与追求 反对灌输与反对放任——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兼论现代教育的审美救赎|第二辑| 德育实践建言 让德育更轻松,也更严肃 道德教育需要精耕细作 对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建议 德育教材编写的四项基本原则 奖其当奖,罚其当罚 实现惩罚的教育意义 应当从根本上杜绝体罚 品德评价的困难与突破|第三辑| 大时代的德育 于无声处听惊雷 道德建设期待专业、高效 德育之重、德育之难与德育之急 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真正的德育” 德育:提升生命质量的事业 “立德树人”应有的三大坚守 专业化: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实效的关键 大学道德教育的改进之道 理想生活与生活教育 经济教育与道德教育——兼论学校德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 “取法乎上”的德育策略——市场经济时代的价值选择 做与学:德育的活动模式与青年志愿者行动 高低与远近——对于“德育回归生活”的思考|第四辑| 公民教育的鼓与呼 公民道德教育之迫切需要 公民道德三题 “公民道德的教育”与“公民的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需要三个重构 研究与开展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 通过公民生活实现公民教育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