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在这本成思危著的这本《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精)》中,作者系统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并分别论述了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三个方面的问题,及其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提出了10年内基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和时间表的安排建议。 作者还分析了金融危机后国际汇率体系的变化,并对影响汇率安排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日本、智利、波兰和新加坡这四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顺序以及金融发展的关系,为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者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过程,对每个时期汇率制度变化的背景、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作者介绍
成思危,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致力于将复杂科学、虚拟经济、风险投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著有《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三卷)、《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启示》等多部学术著作。
目 录
序言 1 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可兑换 资本项目开放 10年基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2 虚拟经济视角下的汇率问题 货币的虚拟化 货币的两类购买力 资本跨境流动与实体经济脱钩 虚拟经济规模日益膨胀 汇率:政治博弈的工具 汇率安排选择上的难题 3 汇率安排的选择:实证分析 汇率安排的变迁与分类 IMF最新事实分类法 汇率安排的影响因素 4 汇率安排的选择:案例研究 资本项目开放:时间和顺序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 智利汇率制度改革 波兰汇率制度改革 新加坡汇率制度改革 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2年) 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时期(1973~1978年) 转轨经济时期?(1979~1993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I(1994年~2005年7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II(2005年7月至今) 6 人民币中心汇率的确定 相关理论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构建 人民币均衡汇率指数的计算 人民币均衡汇率向中心汇率的转化 7 资本项目开放 8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资本项目开放的含义及趋势 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战略分析 流通货币 结算货币 投资货币 储备货币 附录 IMF资本项目下的7大类40个子项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