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根据达尔文医学原理,通过维生素C发现之旅揭示人类易感疾病的进化史、成因,并给出维生素C的新概念。张科生著的《维生素C发现之旅--揭秘我们为什么生病(第2版)》主要是对维生素C在人类历史上的发现、应用、广泛生产的过程进行科普化介绍,向读者展示维生素C在人们生病、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强调了维生素C的必要性,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绍
张科生,男,1942年11月18日生。 1967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70-1986年在多个科研单位及科研管理机构从事科技管理和科技信息研究工作,曾任江苏省科技情报所调研室主任。 1979年出版《科技名词简介》o 从1994年开始研究莱纳斯·鲍林、营养和维生素C,2012年起研究癌症。 2000年出版《鲍林与维他命旋风》。 2004年出版《维C,今天你吃了吗?》。 2006年7、8月,论文《人类抗坏血酸遗传缺陷学说暨人类病因学说》载于《医学与哲学》杂志。该论文于2009年获评为该杂志30年来医学优秀论文,并于11月获邀参加由该杂志社与卫生部牵头主办的北京“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并领取奖状和奖杯。 2007年加入“南京自然医学会”。 2009年至今,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任讲师。 2012年1月,论文《限铁机制:人类与细菌间的一场龙争虎斗——解读女性月经之谜》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V01.33No.lA)。 2012年8月,论文《从达尔文医学看人类抗坏血酸遗传缺陷——纪念维生素概念诞生百年》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V01.33No.8A)。 2012年10月,赴美参加“第三届瑞欧丹IVC与肿癌研讨会”。 2012年12月,专著《维生素C发现之旅》出版。 2013年6月,论文《大剂量抗坏血酸静脉滴注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V01.34No.6B)。 2013年8月,论文《肿瘤是限铁机制的体现,其功能是防卫细菌——解读肿瘤之谜》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V01.34No.8A)。
目 录
第一章 关于维生素C的“六大发现” 第一节 坏血病引发的思考 第二节 丰克创立维他命理论——有关维生素C的第一个发现 第三节 圣捷尔吉发现维生素C——有关维生素C的第二个发现 第四节 欧文·斯通的伟大贡献:发现人类第一遗传缺陷 ——有关维生素C的第三个发现 第五节 卡思卡特医生的重要发现——有关维生素C的第四个发顼 第六节 鲍林与拉舍破解人类冠心病之谜 ——有关维生素C的第五个发现 第七节 瑞欧丹的重大发现:维生素C杀死癌细胞 ——有关维生素C的第六个发现 第二章 笔者的发现:对第一遗传缺陷的补救措施 “亡羊补牢”——人类的另一种进化 第一节 限铁机制及其强化——兼论女性月经之谜 第二节 破解癌症之谜抓住要点预防与治疗癌症 ——癌细胞是特殊的免疫细胞,其功能是噬铁以饿死细菌 第三节 走出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误区 ——限铁机制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妊娠反应(抗畸变机制) 第五节 新生儿黄疸(抗自由基机制) 第六节 血管上的补丁(组织修复?) 第三章 维生素C的新概念 第一节 维生素C的功能 一物多用——进化的低成本原理 第二节 澄清所谓副作用 第四章 人类抗坏血酸遗传缺陷的其他佐证 第一节 悲剧的背后 第二节 探索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疾病的先驱 ——克兰纳医生的故事 第三节 用大剂量维生素C降伏克山病——王世臣医生的创举 第四节 一个新西兰人起死回生的故事 第五节 诺曼·卡森斯的故事 第六节 一个哮喘病人康复的奇迹——如何看待变态反应(过敏) 第七节 “解毒功臣”维生素C ——揭穿以讹传讹的虚假报道:维生素C+海鲜=砒霜 第八节 破解白癜风之谜 驳本末倒置的荒诞传言——白癜风不能吃维生素C 第九节 维生素C与神经系统 第十节 明星之死与白血病 第十一节 大鼠、豚鼠与药物安全性实验 ——抗坏血酸遗传缺陷学说对实验动物学的指导意义 第十二节 哈曼的故事 抗衰老的先锋 第五章 鲍林与维生素C 第一节 鲍林与维生素C的缘分 第二节 用维生素C战胜感冒 结语 我们为什么容易生病以及我们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 附录 附录1 维生素C的吸收、储存和代谢 附录2 我国是维生素C生产大国 附录3 瑞欧丹IVC规程2009 附录4 通过检查血清铁(Fer)预测癌症风险 ——血清铁蛋白检测对诊断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价值及意义 附录5 从抗癌方程式谈抗癌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