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我们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去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逻辑不同,我们做事的立场和方式也就不同。管理者需要有区别于其他职业人员所拥有的逻辑,即太极逻辑。 项目因变化而生,变化因阴阳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而起。有效的项目治理机制就是能够及时预见项目治理中的若干主要矛盾并在恰当的时机采取双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化解这些矛盾。解决矛盾的最佳时机是构成矛盾的两方面从协同的整体(无极阶段)到阴阳明显分化(两仪阶段)之间的太极阶段。中国式项目治理智慧的核心就是抓住这些太极阶段,依据中庸式的矛盾解决策略对构成矛盾的阴阳力量进行因势利导,既能利用矛盾促进项目的进展,又能将矛盾化解于其爆发之前,从而使项目治理系统保持动态的和谐状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境界。“太极逻辑”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于特定利益权衡的辩证思维理论和方法。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原则发现矛盾,根据太极阴阳分化的演变规律找准解决矛盾的时机,根据中庸的迂回和置换思想以权衡利益相关方需求而得到矛盾的解决方案,是太极逻辑的三个基本支柱。 各种文化的交融碰撞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既丰富多彩又冲突不断。中国式的太极逻辑为解决项目治理中产生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如果说文化因为过于繁冗复杂而容易使我们陷入VUCA时代的各种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丛林状态的话,厘清做事的逻辑就是要为我们走出丛林提供一条简易而清晰的路径。简单来说,太极逻辑能够使我们更安定也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太极逻辑(项目治理中的中国智慧)》的作者为丁荣贵。
作者介绍
丁荣贵,男,江苏靖江人,工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新世纪优秀人才”、欧美同学会会员。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国际卓越项目管理奖”终审评委、IPMA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评估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全球项目管理学位认证委员会”中国区常务理事、PMI(中国)项目管理奖评奖专家。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双法”学会项目管理研究会(PMRC)副主任、北京项目管理协会副理事长、《项目管理评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兼首席管理专家、《项目管理技术》编委。 曾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调研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青联常委、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委干部教育培训名师。曾在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意大利Tecnimont建设公司、俄罗斯Sberbank银行等申报“国际卓越项目管理奖”的大型项目中担任主任评估师。 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管理相关研究课题负责人,并获省部级、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出版的专著《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曾获机械工业出版社金牌图书奖,其英文版由德国Springer公司和中国电力出版社联合出版并在全球发行。
目 录
第1章 解决管理矛盾的太极逻辑 解决管理矛盾需要掌握辩证逻辑 植根于《易经》的阴阳辩证思想 “太极”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时机 解决管理矛盾的方法在于中庸 第2章 项目的价值伴随矛盾而存在 政企合作项目的矛盾 企业项目决策的矛盾 项目治理和项目管理的矛盾 第3章 内因与外因的互动产生项目机会 发掘机会的动力来自解决内在矛盾的渴望 项目的潜在机会存在于外在矛盾发展的趋势之中 项目启动需要看准时机 第4章 平衡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公利与私利 公利来自私利的集成 做人和做事的对立统一 可行的背后是风险 解决两条线管理的民主集中制 第5章 融合项目生产力与项目生产关系 班子大于个人 德才不必兼备 胜任才是人才 第6章 项目资源整合中的和而不同 项目行政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匹配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整合 无形资源不弱于有形资源 第7章 赋能与奖罚的兼顾 变项目绩效考核为项目绩效管理 由客观数据转变为用于决策的信息 惩前和毖后缺一不可 第8章 项目化与去项目化的对立统一 抓好项目治理平台建设 临时性项目与稳定性部门的协同 以标准化的效率满足独特性的需求 奉献经验与知识赋能将结合 第9章 规避太极逻辑的弱点 着眼于当前的阴阳矛盾易于短视 保守发现太极阶段的信息秘密易于错失时机 中庸式的变通易于弱化原则
媒体评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