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聚变:产业转型升级的C3模式:中卫体系经验与大陆实践
条形条码:
聚变:产业转型升级的C3模式:中卫体系经验与大陆实践
商 城 价
降价通知
市 场 价
累计评价0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天添网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温馨提示

·不支持退换货服务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聚变:产业转型升级的C3模式:中卫体系经验与大陆实践
商品编号:730249516
店铺:天添网自营
上架时间:2020-09-10 18:32:30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王有柱主编的《聚变(产业转型升级的C3模式中卫体系经验与大陆实践)》借鉴了台湾中卫发展中心在台湾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全国经济百强县昆山的产业集群实践,以丰富的案例剖析了自行车、数控机床、电子、汽车以及服务业等多种类型产业集群的成功模式,从实践到理论阐述了中小企业集群如何实现协同研发、共同进步,实现从产业聚集(Cluster)到聚合(Cooperation),最后到聚变(Coevolution)的升级飞越。 在系统阐述中卫体系实务操作的基础上,提炼出构造产业集群的C3模式,探索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中国品牌的过程中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升级聚变之路。


作者介绍



王有柱,现任清大友智(北京)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培训中心总经理,中国质量协会理事,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两岸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先后百余次往来于两岸,以标杆学习的方法对标世界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是国资委推动的“向台塑学习合理化管理”的执行者。致力于促进两岸企业间的交流和华人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目前主要关注的领域包括:世界一流企业竞争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精益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知识服务业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李保明,现任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台资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兼任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台办“两岸产业合作”专家委员,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台湾经济、两岸产业合作、博弈论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学术研究,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 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2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2002年至2004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先后在山东大学、清华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2004年和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和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台办、国家开发银行等部委委托课题二十余项,长期与福建省、厦门市、江苏淮安、江苏昆山、浙江舟山等地方政府合作务实推动台商投资与对台经贸交流。 吴金希,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UC Berkeley,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长期访问研究。在中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20项,出版专著十余本。


目 录



第一篇 C3模式之聚集篇(Cluster)——中卫体系形态结构 第一章 中卫体系剖析 一、台湾中卫体系的产生、发展与特点 二、中卫体系的概念 第二章 中卫体系与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 二、中卫体系与产业集群 第二篇 C3模式之聚合篇(Cooperation)——中卫体系黏合剂 第三章 中卫体系(垂直)运作方法 一、中卫体系的基本做法 二、中卫体系的推动方法一 三、中卫体系的推动方法二 第四章 合作体系(水平)推动做法 一、合作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合作体系的推动方法 三、合作体系的推动经验 四、协同商务管理的推动模式 第三篇 C3模式之聚变篇(Coevolution)——从实务经验看中卫体系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 工业制造业中卫体系发展经验 一、自行车产业A-Team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裕隆汽车集团如何打造高效供应链实务 三、台湾电子业集团与供货商相扶相成的实务经验 四、中卫专家关于中卫制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建议 第六章 商业服务业中卫体系发展经验 一、中国台湾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二、台湾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案例——白河莲花产业 第七章 中卫体系在昆山:刚刚开始的实践 一、台湾知识服务业的转型与登陆 二、中卫体系对大陆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 三、中卫体系在昆山的实践 四、未来,台湾中卫体系能否在昆山扎根发展 结语 从3T到3聚(C3)——C3模式及其含义 一、产业体系与精益生产 二、从3T到3聚(C3):从精益生产到创建产业生态体系 三、C3模式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附录A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群科学发展 二、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 三、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推动要素聚集和价值提升 四、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集群 五、提升创新能力,增强集群竞争优势 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支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七、加强指导和政策支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附录B 中小企业促进法 附录C 中卫体系在昆山的辅导实践 一、总体情况 二、辅导开展 三、辅导效益 后记 没有唯一,哪来第一——台湾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参访记行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0年)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年) 四、经济转型时期(自1986年以来)


媒体评论



null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